sp;现严庄也不明白李瑄让他任秘书少监是为何意。
&esp;&esp;“诸位准备一番,十月二十日,启程回长安。河南尹暂且兼任东都留守,主持洛阳事宜。”
&esp;&esp;李瑄又向大臣们吩咐一句。
&esp;&esp;他要回长安办大事。
&esp;&esp;地区局势并不乐观。
&esp;&esp;连经过战乱,李瑄安插一半心腹为太守的河南河北,都有太守和李瑄对着干。
&esp;&esp;更别说没有经历过兵灾的江南、岭南、山南、黔中等地。
&esp;&esp;更何况剑南地区杨国忠党羽的影响还在。
&esp;&esp;李瑄想要经营蜀地,就必须使蜀地无条件遵从他的政令。
&esp;&esp;至于惩治豪强,除贱为良运动的展开,李瑄早已与李泌商议好。
&esp;&esp;先藏住气势,待军队完成目的地驻扎。
&esp;&esp;对付豪强大族,牵一发而动全身。
&esp;&esp;如果李瑄率先向河南河北动手,江南、山南的豪强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谋反是必定的。
&esp;&esp;毕竟李瑄要宰他们,他们不可能伸着头让李瑄杀。
&esp;&esp;所以驻军非常有必要。
&esp;&esp;李瑄派出去的军队,会继续招募佃农参军,兵甲也会慢慢运输过去。
&esp;&esp;预计到明年后,才能完成所有都督府的事情。
&esp;&esp;李瑄处死史思明、崔乾佑等叛将,离开洛阳,会使天下豪强松一口气。
&esp;&esp;今后李瑄坐镇长安,山高皇帝远,即使有锦衣卫,也难以全部监察。
&esp;&esp;瞒天过海的方法有太多,太多。
&esp;&esp;十月十一月,从范阳运送到财宝,统计过后,入紫薇城的左藏宫中。
&esp;&esp;李瑄带着亲卫,到天牢中见史思明。
&esp;&esp;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已经变成“安禄山之乱”。
&esp;&esp;史思明是悲催的,自开战以来,先后被李光弼、郭子仪四次大败,损失十万兵马,最后又失去范阳城。
&esp;&esp;这一世,史思明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后世人对他的印象,肯定是一无能的庸将,在安禄山叛军中的地位,远远不如崔乾佑、武令珣、李归仁这些。
&esp;&esp;甚至连史思明自己都不自信。
&esp;&esp;看着披头散发,无比颓废的史思明,哪还有一点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