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章(1 / 2)

&esp;&esp;南宫云辞其实有心劝花无艳放下他,但是感情这种事半点不由人,“花姐姐有很多情非得已,她比谁都痛苦,这世间男子三妻四妾,寻花问柳都是寻常事,但是对女子的要求却极其苛刻。”

&esp;&esp;名节是套在女子拨颈上的枷锁,解不开、拿不掉。

&esp;&esp;徐京墨苦笑一下,“我没有应下瑾瑜,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帮他。”

&esp;&esp;“还有一个月就是乡试了,你先备考吧,若是还有机会见他,就问他一问,为了一个烟花女子失去了一切,可会后悔。”

&esp;&esp;徐京墨总觉得这话,话里有话。不过,她说的对,眼下最要紧的还是乡试。

&esp;&esp;他借着请教乡试的由头又约了一次谢长歌,南宫云辞的问题,他一字不差的转达给了他。看着谢长歌那副醉生梦死的样子,他有些怒其不争,临走前,谢长歌的口型还是“帮我”。

&esp;&esp;八月的秋闱拉开了帷幕,金陵在一场场雨水的冲洗下,总算少了一点点热意。

&esp;&esp;乡试一共九天六夜,三场分别是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和八月十五开始,每场三天,最后一天交卷后可以回到自己的住处,第二天寅时需要到达考院,搜身进场。

&esp;&esp;所以说,乡试考的不仅是学识,也是体力。

&esp;&esp;乡试的伙食需要自备,考院内有水井,不过徐京墨肯定不敢直接喝这些水的,三年才用一次的井,那水也算的上是陈年老酿了,万一闹肚子如何是好。所以就算是炎热的夏天,也不得不带上烧水壶和小炉子。

&esp;&esp;徐京墨看着南宫云辞给他备下的应考物品,感觉自己不是去考试,而是去露营。有一袋大米、许多火腿、菜干、盐,还有竹筒、碗筷、油布门帘。除了这些生存必须的东西,还有一盒参片、一盒的茶粉。

&esp;&esp;“烤鸡、包子这些东西不经放,考前早上再给你准备。”熟食也就第一天能吃,第二天、第三天还得要干粮撑着才行。

&esp;&esp;“谢谢你,阿辞。”

&esp;&esp;南宫云辞摇摇头,她只是吩咐人去准备而已,她拿起那盒绿茶粉,说,“这是你之前讲于我的抹茶,师傅们刚做出来。我试了一下味道还不错,你试试看。”

&esp;&esp;抹茶就是将采摘下的嫩茶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而后碾磨成粉末,食用时将这茶粉倒入杯内并冲入沸水,用茶筅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esp;&esp;这样的喝法与当下的品茶法子有所不同,少了那些风雅得茶艺,但是拿来饮用却别有一番风味。这东西是为了给他提神的,炎热的天气,狭小的考棚,会很容易昏昏欲睡的。

&esp;&esp;徐京墨舀了一勺茶

&esp;&esp;粉,这口感不错,南宫家的师傅应该仔细研究过这烘焙的时间了。

&esp;&esp;第48章 难得正常的考试

&esp;&esp;“这可是个好东西,阿辞让店里赶紧摆出来。”马上就要考试了,士子们这会买东西可不会管价格,但凡有用的都会往多里买。

&esp;&esp;“不等考完?”

&esp;&esp;“这抹茶仅是锦上添花,可没有点石成金的奇效。”

&esp;&esp;终于到了考试这天,徐京墨他提着考篮走了过去,门口的将士一脸严肃,衙役们按着流程一个一个的登记、搜身、检查考篮。

&esp;&esp;别觉得读书人都会遵守纪律,为了前程,总有人会心存侥幸作弊。长年累月下来,被查出的作弊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所以现在的乡试搜身越来越严格了。因为检查的仔细,所以耗时就久。

&esp;&esp;来参加乡试的都已经得了秀才功名,这些人的态度都还算好,毕竟不能图一时痛快得罪了未来的举人老爷。

&esp;&esp;徐京墨的考篮比其他人明显大了不少,那吏胥看了他一眼,打开考篮,一样一样的查看,就连文房四宝等文具都查的非常仔细,比如拔开笔帽检查是否是镂空的。

&esp;&esp;其实就是东西有点全,并没有违规的物件,等吏胥检查好以后,徐京墨提起考篮,与其他学子排成一行进到内室。由两个搜检人员会同时搜检一名考生,他除了衣帽、鞋子由着他们检查。

&esp;&esp;好不容易进到自己的号舍,徐京墨心有余悸地朝着四周看了看,这次总算不是臭号了!

&esp;&esp;拿出帕子擦拭了一下号舍,然后将东西分类安置好,再将油布门帘挂好,不过此时无雨,他并未将帘子展开。

&esp;&esp;等他做好了准备,就回到位置上闭目养神,静待发卷时。

&esp;&esp;今天是第一场,考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义题,一共三题,要求按照题目撰写文章,每篇不得少于三百字。五经义题,一共四题,每篇不得少于四百字。

&esp;&esp;四书的第一题: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esp;&esp;这句出自《孟子》,原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人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各尽人伦之责,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esp;&esp;这题并不难,不过为了稳妥,徐京墨还是先打草稿再誊抄。答题的观点不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借助时间、空间去阐释。

&esp;&esp;孟子的这个论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须知在如今这样的社会,人们总是比邻而居,一个村落或许都是同一个或者几个姓氏的人,所以邻里之间大多沾亲带故。在这样的一个小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尊亲敬长,那么小到家庭、大到邻里间一定是和睦的。

&esp;&esp;这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但是静止却不是绝对的。人口是会流动的,所以还要讲求一个老无老以及人无老,幼之幼以及人无幼。血缘的羁绊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血缘的时候也要能够推己及人,爱自己、爱他人。

&esp;&esp;四书的第二题: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esp;&esp;这题出自《论语》,意指为君主办事的人,应该先要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再去考虑个人的吃穿住行问题。

&esp;&esp;这要求已然是对圣人的要求,徐京墨自己并不认可,除特殊时期以外,违背人性的要求最终一定会败于人性。但是这是科考,圣人之言必是金科玉律,怎么能写相反的观点呢。

&esp;&esp;这题的出发点之有一个,不是人的真善美,而是忠君。

&esp;&esp;为臣者,侍奉君主,要诚心诚意,此乃“礼”也。臣者,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在尚未做出成绩前,岂可厚颜谈酬劳。时人采买东西,都是看到东西,心中对东西的好坏做出评判而后再议价格。类比而后看,臣下尚无建树,亦无功劳,岂可先言酬报。

&esp;&esp;四书的第三题: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esp;&esp;一道取自《中庸》的题目,中庸的题目最好答,也最难答。

&esp;&esp;何为性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