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消息传到了李在明耳中。
&esp;&esp;昔日,赵传薪去汉城,跟李在明等人有一面之缘。
&esp;&esp;李在明等人为了感谢赵传薪的帮助,还将一支义军起名为“战神小队”。
&esp;&esp;此时,李在明回忆那天和赵传薪对峙,赵传薪杀机毕露的情形,不由得冷汗涔涔:“这人已经疯了,幸亏当日没与他发生争执,否则还不得给我抽筋扒皮?太残忍了。”
&esp;&esp;安重根冷冷道:“赵传薪,已经与我们战神小队分道扬镳。我看战神小队的名字,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esp;&esp;李在明一愣。
&esp;&esp;这两年,战神小队虽然没有壮大,但已经成为反抗日军和韩奸宋秉畯和李容九等人组成的亲日派一进会的重要工具和符号。
&esp;&esp;贸然取消,会不会不妥?
&esp;&esp;他将顾虑说出,安重根冷笑:“我们手中还有西北学会、大韩协会、汉城府这些社团,手中有数家报纸做宣传,怕什么?到时候将赵传薪的残忍贪婪嘴脸公之于众,大众总能想通的。”
&esp;&esp;李在明想了想:“话虽如此,但也要顾忌鲜于斌那孩子,他已经长大了。还有朴升烈,他们都是赵传薪的死忠。”
&esp;&esp;安重根这人冲动,热血,眼中非黑即白:“他们要是不站在我们这边,那就是韩奸,到时候想办法除掉,正好剔除义军中的败类。”
&esp;&esp;李在明恼火赵传薪那天当众羞辱他的事情,说:“听说赵传薪已经离开延边,背水军却已过境,日军被驱赶后迟迟不敢回归,依我看,咱们一方面加紧宣传,让国际看到屠夫赵传薪的丑恶嘴脸,一方面给日寇报信,让他们进攻背水军,咱们坐山观虎斗。”
&esp;&esp;“好。”
&esp;&esp;……
&esp;&esp;赵传薪在韩国与日军血战,却伤及无辜百姓,大肆抢掠的事情,果然传的沸沸扬扬。
&esp;&esp;关外三省总督徐世昌,也通过吴禄贞确认了此事。
&esp;&esp;他忧心忡忡:“赵炭工原也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怎地做出这令国际忧愤之举?招来一时之谤?”
&esp;&esp;吴禄贞给他的回复是——刘永和之死,令赵炭工耐心尽失,不愿再兼收并蓄。此外,赵炭工武力之强盛更甚从前。身怀利器,必生杀心……
&esp;&esp;……
&esp;&esp;鲁-迅拿着报纸,气咻咻的找到弟弟周作人:“你写的什么东西?”
&esp;&esp;周作人皱眉,接过报纸看了看,上面有一篇他撰写的文章,谴责赵传薪不该在文明社会,用抽筋扒皮的方式对待敌人,不该残忍杀害韩国无辜百姓云云……
&esp;&esp;说的斩钉截铁,言辞铿锵有力。
&esp;&esp;周作人放下报纸,淡淡道:“这有什么,我说的都是事实。”
&esp;&esp;鲁-迅气愤道:“那你可知道,刘永和为保延边而奋斗数年,却被远野贵树虐杀?怎么,日本人杀得我们,我们就不能还击?”
&esp;&esp;“还击可以,但杀人不过头点地。”周作人不服道:“那赵传薪竟然活扒人皮,听说还活生生掰下了远野贵树的下巴,这简直与禽兽无异……”
&esp;&esp;“你……”鲁-迅眼睛眯缝着看着弟弟:“你撰文不是常用的笔名。说,是不是有人出银子雇伱写的?”
&esp;&esp;周作人心跳加速,但语气坚定:“没有,不过是我肺腑之言罢了。”
&esp;&esp;对赵传薪在图们江对岸所作所为口诛笔伐的国内公知属实不少。
&esp;&esp;除了国内知识分子,甚至还有洋人发文。
&esp;&esp;延边地区的战事,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
&esp;&esp;日、英、德、俄、比、法、奥匈、意、西班牙等国家联合发声,要求海牙军备限制委员会,限制乃至解除赵传薪武装,还世界一个太平,还各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权利。
&esp;&esp;美国因为与赵传薪结盟,在关外遏制日本扩张,所以不在此列。
&esp;&esp;几个国家要求荷兰发声,被首相简·西姆斯科克和女王威廉明娜拒绝。
&esp;&esp;国内收到消息后,百姓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