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蛋儿羞红成霞,一颗芳心羞恼不胜。
&esp;&esp;贾珩此刻就在园林厅堂中,看向不远处拿着药方的夏守忠,问道:“娘娘怎么样?”
&esp;&esp;夏守忠道:“医官说娘娘并无大碍,不过开了补益气血的药方,咱家正要去抓药。”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夏公公,等会儿去抓药熬药也要小心,小心刺客仍来派人刺杀。”
&esp;&esp;真是让他有些操碎了心。
&esp;&esp;夏守忠道:“卫国公就放心吧,咱家在宫里是做了不少这等事的。”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我就在附近,有什么事儿,及时唤我。”
&esp;&esp;此刻,整个苏州府的锦衣府卫已经将园子重重把守,而且苏州卫也被贾珩调拨了出来,以防歹人二次刺杀。
&esp;&esp;至于梁王倒不在此处,而是去见了江苏的官员。
&esp;&esp;夏守忠应了一声,然后拿着药方去了。
&esp;&esp;贾珩也没有停留,回到自家厢房,吃了点儿点心,然后小憩了一会儿,而后外间有人来唤,刘积贤来报。
&esp;&esp;贾珩洗了把脸,出了厢房,看向刘积贤,问道:“怎么样?可曾发现黑衣人的踪迹?”
&esp;&esp;“都督,那些黑衣人都是死士,死了三百多人,剩下的逃至其他山中,现在在官军还在搜捕。”刘积贤道。
&esp;&esp;贾珩皱了皱眉,问道:“可曾发现陈渊的踪迹?”
&esp;&esp;刘积贤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陈渊疑似化妆分开潜逃,卑职已经让相关锦衣府卫留意线索。”
&esp;&esp;如果陈渊朝哪个山沟沟一窝,茫茫大海之中,官军还真的找不到。
&esp;&esp;贾珩轻声说道:“舟山岛的女真和朝鲜水师被官军剿灭了没有,那边儿情况怎么样,派人去打听打听。”
&esp;&esp;也不知潇潇到了杭州没有。
&esp;&esp;刘积贤领命而去。
&esp;&esp;贾珩这会儿也没了睡意,寻人写了纸笔和奏本,准备向宫里的崇平帝上奏疏。
&esp;&esp;这件事儿,不管如何,他还是有些责任的,幸在宋皇后与梁王陈炜等人都安然无恙。
&esp;&esp;否则,真就是一场不小的风波。
&esp;&esp;但纵然如此,也少不了一些弹劾。
&esp;&esp;只怕会有人借机想要夺他锦衣府之权。
&esp;&esp;其实,这也是陈渊以及背后之人算计的一部分,利用保卫宋皇后不力,至少也能让贾珩交出锦衣都督职权。
&esp;&esp;如果宋皇后真的遇刺,那贾珩身上的京营节度使职位大概也会被一并解去,或者说贾珩要引咎辞职。
&esp;&esp;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遇害,又是在豪格以及朝鲜水师登陆杭州府,导致宋皇后为歹人所趁,贾珩的政治前途肯定要蒙上一层阴影。
&esp;&esp;君臣嫌隙不可能不会发生。
&esp;&esp;而那时候,就是陈渊等人的机会。
&esp;&esp;贾珩在书案之上书写奏疏,将宋皇后遇刺以及刺客的身份一并写明,同时也没有对自己的罪责推脱,向崇平帝请罪,在此期间,根本不提自己击退红夷,收回大岛之功。
&esp;&esp;因为这些功劳,纵然不说,天子也知道,反而写了之后,会有挟功自重之嫌。
&esp;&esp;贾珩写完奏疏,然后唤过锦衣府卫,以六百里加急递送京师。
&esp;&esp;抬头之间,发现不知何时,已是傍晚时分,腊月冬日,天气已有些昏沉,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雪。
&esp;&esp;贾珩活动了下筋骨,出了厢房,打算去看看宋皇后。
&esp;&esp;……
&esp;&esp;……
&esp;&esp;一直到傍晚时分,宋皇后吃了汤药,而后沉沉睡了一觉,才觉身子骨儿的元气恢复了许多。
&esp;&esp;贾珩过去厢房请安,正好见到梁王陈炜,暗道一声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