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281节(2 / 2)

潇心头含羞,但细长清丽的眉眼却带着几许冷峭之意,鬼使神差地冷哼道:“你的伺候呢?”

&esp;&esp;“什么伺候?”贾珩低声说着,忽而附耳轻笑道:“我看你是想报复过来吧?”

&esp;&esp;陈潇:“???”

&esp;&esp;先是一愣,旋即勐然反应过来,粉拳攥起捶着贾珩的肩头,嗔怒道:“谁都和你一样。”

&esp;&esp;却在这时,芳心一惊,分明是那少年已经如往日窥见那般,旋即是一股啮噬心底的惊涛骇浪袭来。

&esp;&esp;许久之后,贾珩看向已是将螓首藏在被窝中的陈潇,低声笑道:“我就说吧,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esp;&esp;陈潇闻言,原本颤栗的娇躯,继而睁开一线明眸,有气无力说道:“你再胡说。”

&esp;&esp;贾珩握住陈潇绵软细腻的纤纤柔荑,轻笑了下道:“好了,天色不早了,咱们歇着吧。”

&esp;&esp;潇潇的身形无疑是纤秾合度的,尤其是一双不输咸宁的美腿,不蹬三轮可惜了。

&esp;&esp;陈潇将螓首抵靠在贾珩胸膛,感受那有力的心跳,心头渐渐生出一股安宁,不觉眼皮沉重,恬然睡去。

&esp;&esp;第959章 崇平帝:上苍何其厚待于他!

&esp;&esp;翌日,天光大亮,平安州为朝霞笼罩,日光透过轩窗,照耀在床榻前的鞋子上。

&esp;&esp;贾珩醒转过来,看向一旁的枕边人,白腻如玉的脸蛋儿吹弹可破,五官精致小巧,睫毛弯弯而细密,刮了刮鼻梁,轻声道:“潇潇,起来了。”

&esp;&esp;陈潇“嘤咛”一声,起得身来,看向那映入眼帘的少年面容,香肌玉肤的脸蛋儿上红晕浅浅,慵懒道:“什么时候了。”

&esp;&esp;贾珩拉过少女的纤纤素手,道:“好像辰时了。”

&esp;&esp;陈潇道:“赶快起来吧,别让外面的将校等急了。”

&esp;&esp;贾珩笑了笑,说着,撑着起得身来,取过一旁的靴子穿上。

&esp;&esp;待换了一身衣裳,转身看向绾着青丝,准备穿着衣裳的少女,近前,抚过削肩,温声道:“潇潇,等会儿咱们就返回大同。”

&esp;&esp;陈潇问道:“北平府镇那边儿怎么办?”

&esp;&esp;贾珩道:“宣府那边儿已经派了兵马过去,这几天应有飞鸽传书。”

&esp;&esp;两人洗漱一番,说话间,举步来到厅堂之中,贾珩唤人集合了游击以上的诸将。

&esp;&esp;昨晚战场之上的大胜,欢喜已经席卷了整个平安州城,此刻的京营骑军士气如虹,诸将皆是面色振奋地看向那蟒服少年。

&esp;&esp;贾珩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的年轻面孔,说道:“戚将军,本帅命你领三千骑留下镇守、整顿平安州,谨防女真卷土重来。”

&esp;&esp;平安州原本还有一些兵丁,需要一位得力之将整饬。

&esp;&esp;戚建辉面色一肃,拱手道:“卑职遵命。”

&esp;&esp;贾珩转而看向贾芳,说道:“集合兵丁,用罢早饭,前往大同。”

&esp;&esp;昨日皇太极的人头已经通过腌制之法保存下来,等到大军凯旋之日,就会上呈天子。

&esp;&esp;……

&esp;&esp;……

&esp;&esp;神京,大明宫,含元殿

&esp;&esp;金色晨曦照耀在殿宇碧甍下的琉璃瓦上,金芒辉映,熠熠而闪,下方殿宇的梁柱旁,着飞鱼服、配绣春刀的锦衣府卫神色警戒,列阵而立。

&esp;&esp;今日又是一次廷议,崇平帝此刻召集着群臣商议着年后以来的政事。

&esp;&esp;随着北方边事愈发紧急,整个大汉的政治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事的波及,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落在战事之上。

&esp;&esp;首先是原定于二月的春闱一拖再拖,被放到四月,其次是钱粮税收的春粮征购也不可避免地受得影响,最后是两江总督的人选至今尚未廷议。

&esp;&esp;此刻,殿中内阁、军机处全班,五府六部的掌印官,都察院的都御史并掌道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国子监一众文武群臣俱在。

&esp;&esp;文臣以内阁首辅韩癀,阁臣赵默为首,而武将则以南安郡王严烨为首,兵部侍郎施杰居于其侧。

&esp;&esp;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一众朝臣,道:“施卿,北平方面可有最新军情塘报递送过来?”

&esp;&esp;这时,兵部侍郎施杰手持象牙玉笏,面色恭谨,出班奏道:“圣上,李阁老前日递送来军情,女真大批精锐对北平府城攻势愈急,驻军保定的河北提督康鸿已派兵马驰援,北平府城防守兵力暂且无忧,而山东方面因路途迢迢,援军尚在后方,不日将至。”

&esp;&esp;下方一众群臣,闻言,心头阴霾不减。

&esp;&esp;施杰道:“这几日,河北等地乡勇团练闻听女真入寇,踊跃抵抗,在各州县官长率领下,驰援北平府城。”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问道:“军需粮秣可受女真入寇影响?”

&esp;&esp;施杰道:“齐阁老说,原派了人在山东购粮,供应大军,但山东方面粮价高昂,日益一日,河南方面粮秣倒可支应一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