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姿容艳丽的尤三姐,轻哼一声,没有搭理着尤三姐。
&esp;&esp;贾珩转眸看向尤三姐,对尤三姐轻声说道:“她就那个脾气。”
&esp;&esp;毕竟还是个孩子,瞧着一个个跑到自己前头儿去,估计昨天晚上没少掉眼泪。
&esp;&esp;尤三姐笑了笑,并不说话。
&esp;&esp;贾珩转眸看向一旁的晴雯,却见晴雯抿了抿唇,轻声说道:“公子,我先回去了。”
&esp;&esp;说着,端着铜盆抬脚出了厢房。
&esp;&esp;贾珩目送着少女离去,晴雯的娇小背影多少有些落寞。
&esp;&esp;“大爷是觉得她年岁有些小吧。”尤三姐雪肤玉颜之上的粲然笑意也渐渐敛去,柔声说道。
&esp;&esp;贾珩道:“和她说过几次,她其实也知道,就那个性子,回头我安慰安慰她就是了。”
&esp;&esp;尤三姐转眸看向那少年,莹润流波的美眸就有几许痴痴之态,感慨说道:“大爷真疼着她。”
&esp;&esp;哪怕晴雯只是一个丫鬟……
&esp;&esp;爷们儿哪有考虑这个的?多是为了自己痛快,但眼前之人却能克制着自己的情欲,昨晚也对她是极尽怜惜,没有将她当作玩物。
&esp;&esp;她这辈子……没有托付错人。
&esp;&esp;贾珩拉过尤三姐的手,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吃饭吧。”
&esp;&esp;待贾珩与尤三姐一起吃罢饭。
&esp;&esp;贾珩来到前厅,吩咐了一仆人去长公主府上知会咸宁公主以及李婵月,打算先行前往锦衣府,然后再去京营看看。
&esp;&esp;这时下人来报:“五城兵马司的中城副指挥董迁以及范仪二人登门拜访。”
&esp;&esp;贾珩面色诧异了下,说道:“让他们进来。”
&esp;&esp;不大一会儿,董迁以及范仪从外间进来,二人一个穿着六品的武官袍服,另一个则是文士打扮。
&esp;&esp;“侯爷。”见到那身形挺拔不群的少年,董迁和范仪开口说道。
&esp;&esp;贾珩看向董迁的目光温和几分,说道:“自家兄弟,不必如此见外,先到书房叙话。”
&esp;&esp;说话间,寒暄着进入外厢的书房。
&esp;&esp;贾珩提起茶壶,给两人斟了一杯茶,放到小几上,倒是让两人弄得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问道:“最近五城兵马司怎么样?”
&esp;&esp;范仪看了一下左右,目光灼热地看向那少年,说道:“侯爷去江南的这段时间,魏王已渐收五城兵马司人心,四城正副指挥有不少,都与魏王笃厚。”
&esp;&esp;有些东西根本不用刻意去追求,单单就靠着魏王的天潢贵胃身份,只要稍稍待下和气一下,哪怕只是表面上,就会有人主动靠拢。
&esp;&esp;贾珩沉吟道:“先前我说过,不必意,况魏王殿下到任以来,兢兢业业,从懈怠,一些将校心头景仰,也是有的。”
&esp;&esp;范仪点了点头,轻声道:“但一些指挥对侯爷同样心头景仰。”
&esp;&esp;贾珩闻言,放下茶盅,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范仪。
&esp;&esp;范仪却毫不畏惧地迎上而去,目光却藏着几分莫名意味。
&esp;&esp;眼前的少年,从当初的一介布衣走到武侯,这种人青史之上如果想要善终,就要走上一条权臣之路。
&esp;&esp;贾珩沉吟片刻,说道:“我最近打算辞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职,向圣上举荐魏王殿下接管五城兵马司。”
&esp;&esp;范仪闻言,面上却丝毫异色,说道:“侯爷,此为明哲保身之举。”
&esp;&esp;贾珩笑了笑,说道:“范先生似乎早有所料?”
&esp;&esp;董迁心头压抑,俊朗刚毅的面容上现出惊讶,说道:“范先生先前就说侯爷将辞去五城兵马使之位,我本来还有些不信。”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凝眸看向范仪。
&esp;&esp;范仪轻声说道:“如今侯爷内领锦衣,外掌京营,又经江南数次大战,可谓威望渐涨,如今全力应对虏事,不宜揽权过重,否则,容易受人诟病。”
&esp;&esp;有些时候,太过揽权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esp;&esp;尤其是贾珩如今因军功封爵一等侯,可以说武勋之中已经独自树立起一面旗帜。
&esp;&esp;贾珩沉吟说道:“我也是这般考虑,所以近日就会上疏请辞,不过,我考虑范先生的去处,范先生是打算五城兵马司继续担任主簿,还是随我一同前往京营?”
&esp;&esp;范仪默然片刻,说道:“魏王接管五城兵马司以后,肯定大肆提拔亲信,我再留下司衙,反而碍眼。”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范先生说的对,京营如今还缺着记室参军一职,范先生随我去京营任职吧。”
&esp;&esp;魏王既然要收揽五城兵马司之权,他的心腹再留那里,的确有些不合适。
&esp;&esp;不过,原本一些好友以及部将终究有着一份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