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转眸,轻声道:“老祖宗,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esp;&esp;贾母看了一眼留下的田氏以及王义媳妇儿母女,止住了凤姐的话头儿道:“珩哥儿是族长,外面的事儿都是由他做主。”
&esp;&esp;这话一出,凤姐隐隐意识到甚么,目中现出一丝了然之色。
&esp;&esp;对强弱没有认知,但可以看风向,现在的风向,就是贾家势大,史王两家上门讨好,尤其是史家,就差把“求人办事”四字写脸上了。
&esp;&esp;不提荣庆堂中,众人心思各异,小声议论。
&esp;&esp;却说贾珩与王子腾以及忠靖侯史鼎、贾政一同来到贾政的书房,宝玉则在贾政的吩咐下,与贾琏一同接待王义去了。
&esp;&esp;书房之中
&esp;&esp;众人分宾主落座,仆人奉上香茗,徐徐退出。
&esp;&esp;贾珩抬眸看着史鼎,皱眉问道:“还未问过,世伯方才……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esp;&esp;史鼎对上那一双锐利的眸子,迟疑了下,问道:“子钰,我也是从北静王府上,听北静王爷提起,子钰觉得,我能否入得军机处行走?”
&esp;&esp;毕竟是从过军的人物,也不避讳,单刀直入。
&esp;&esp;贾珩凝了凝眉,道:“那史世伯可曾向北静王爷求过举荐?”
&esp;&esp;史鼎摇了摇头,道:“北静王爷要举荐前军都督府的人,手中并无名额。”
&esp;&esp;贾珩沉吟道:“预军机要务,需得寻长于兵略之人,况纵是举荐上去,圣上也自有决断。”
&esp;&esp;史鼎点了点头,道:“子钰,我等武侯之家,也不能空耗国家俸禄,不为朝廷分忧,如能入值军机,势必要为君分忧的。”
&esp;&esp;贾珩沉吟道:“此事容我思量思量。”
&esp;&esp;如果要举荐史鼎,就需得查一查史鼎的过往战绩,其他军机,他不管如何,他举荐出来的人,起码是要知兵。
&esp;&esp;史鼎闻言,心头大定,笑道:“那我就敬候子钰佳音了。”
&esp;&esp;以眼前这位在天子面前的信重程度,如得举荐,他入得军机,就可十拿九稳,寻机再派至外省封疆,也可顺理成章。
&esp;&esp;王子腾听着二人对话,心头也有几分触动,只是一时间却不好张嘴,看着那面容沉静的少年,暗暗咬了咬牙,低声道:“子钰以为……我可有起复之机?”
&esp;&esp;几乎每一个字都用尽了全身力气。
&esp;&esp;第410章 还是……口服心不服
&esp;&esp;随着王子腾的开口请托,书房之中顿时陷入短暂而诡异的安静。
&esp;&esp;王子腾此言一出,几乎是变相承认了贾珩,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核心”地位。
&esp;&esp;为此,史鼎也不由看向王子腾,只是目光深处多了几分玩味。
&esp;&esp;王子腾说完,反而好似也没了心结,语气都自如了许多,道:“如今国家边疆多事,我深受皇恩,也当为君父分忧,不知子钰可有建议?”
&esp;&esp;贾珩面无表情,转眸看向王子腾,凝了凝眉,沉吟道:“王家舅老爷如欲复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圣心若何,而且也不可操之过急。”
&esp;&esp;王子腾虽搞砸了京营整军,但也为此全家死难,天子对王子腾应还存着一些情分,就是还愿意给一次机会,毕竟使功不如使过。
&esp;&esp;宦海之中,浮浮沉沉,大多数官员轻易不会结束政治生命,哪怕嘉靖曾经说过,“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可徐阶最终还是为首辅。
&esp;&esp;就连贾雨村,也有起复旧员的一遭儿。
&esp;&esp;王子腾沉吟片刻,目光期冀地看向那少年,问道:“我若求入军机筹画方略,子钰以为何如?”
&esp;&esp;贾珩摇了摇头,道:“朝野余怒未消,以待罪之身入值军机,太过扎眼。”
&esp;&esp;王子腾进入军机处,绝对不是一个好选项,犯了错,赶紧找个偏僻的地方猫起来,做出一番成绩来,将功赎过才是正理。
&esp;&esp;而且他也不可能举荐王子腾,否则给朝野百官的观感也不太好。
&esp;&esp;只能是王子腾自陈其责,剖白忠义之心,激起天子的怜悯之心。
&esp;&esp;王子腾面色变幻着,凝眉思量着贾珩所言,最终长叹了一口气,道:“不瞒子钰,我决意上疏天子,前往边镇,却不知圣意如何?”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道:“去三边尚可,如立有功勋,再谋迁转,其实最好是去北平府,那里直面胡虏,李大学士不畏艰险,镇国于北,麾下正是用人之时。”
&esp;&esp;在元春并未封妃前,王子腾曾一度将官儿做到九省都统制,如果说一点儿领兵能力都没有,也不可能,但其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贪鄙财货,政治头脑也不太行。
&esp;&esp;总之,身上的缺点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