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宫门打开,自是释放出变乱已定的信号,以安中外人心,而召见贾珩、王子腾等人,分明是细问京营变乱细情。
&esp;&esp;果然,随着宫城大门打开,京城原本惶惶不安的人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esp;&esp;而随着五城兵马司以及锦衣缇骑渐渐降低了戒严的力度,兵变细节以及各种消息也渐渐被披露出来,如一阵旋风般在皇城附近的六部、寺监、都察院衙司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esp;&esp;如果这时代有热搜榜的话,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画风:
&esp;&esp;“清君侧,杀王子腾!”(爆)
&esp;&esp;“罗锐”(爆)
&esp;&esp;“耀武营”(热)
&esp;&esp;“京营加油”
&esp;&esp;“云麾将军贾珩仅用两个时辰挫败耀武营乱兵”(上升箭头)
&esp;&esp;“都察院评京营哗变事件”
&esp;&esp;“巡城御史康志学遗孀已至西城门”(大哭)
&esp;&esp;“内阁李阁老表示整军经武不容动摇”(新)
&esp;&esp;“王子腾府上被乱兵冲击”(狗头)(吃瓜)
&esp;&esp;……
&esp;&esp;……
&esp;&esp;可以说整个神京城中,沸沸扬扬,几乎宛如一颗巨石投入河中,掀起波澜,各种关于哗变的细节在迅速发酵。
&esp;&esp;至于百姓,大抵也和后世哪里听到了枪声一样,议论得热火朝天。
&esp;&esp;大明宫中
&esp;&esp;已近下午申时,贾珩与王子腾进入宫门,此刻殿中早已亮起灯火,人影憧憧,崇平帝与一众阁臣,正在等候着。
&esp;&esp;迎着几道目光的注视,贾珩面色平静,昂首阔步,进入殿中,行礼道:“臣贾珩,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esp;&esp;王子腾跪倒行礼,心头惶惧,深深顿首,拜道:“罪臣王子腾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esp;&esp;崇平帝静静看着下方的二人,面色幽幽,目光明晦不定,让人察觉不出喜怒,默然许久,缓缓道:“子钰免礼平身,外间局势如何?”
&esp;&esp;贾珩拱手说道:“圣上,除耀武营外,其他十团营一切平静,现由李阁老在京营坐镇,果勇营在耀武营弹压局势,而立威营参将罗锐蹿逃叛军,就在刚刚,臣得到军报,已被剿灭。”
&esp;&esp;崇平帝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王子腾,默然片刻,冷声道:“朕见奏报上,说是李勋将耀武营游击将军罗凯、潘庆等人冻毙,方引得罗锐怨恨造反,但清君侧之言,究竟何意?王卿,你可知缘故?”
&esp;&esp;王子腾此刻心头一凛,将头深深埋在地上,颤声说道:“圣上,臣自领皇命,整军经武以来,裁汰将校,清查空额,但所用非人,以李勋用事,不意此人贪鄙苛刻,趁机大肆敛财,将校士卒原有怨气,而如今擅施兵刑,更是激起兵变,臣有失察之责,惊扰圣安,臣罪该万死!”
&esp;&esp;说着,“砰砰”叩首不止,甚至砖头上沁出嫣红血迹。
&esp;&esp;崇平帝默然须臾,却是想起先前戴权所报,王子腾家中进了乱兵,王子腾之发妻、妾室、仆人为之屠戮一空,只有儿媳妇儿与其女,躲进地窖方逃一死,沉声道:“起来罢。”
&esp;&esp;“臣谢圣上隆恩。”王子腾身形一震,叩首拜道。
&esp;&esp;第314章 只怕已是……人间地狱
&esp;&esp;大明宫中
&esp;&esp;崇平帝说完,也不再理一旁的王子腾,将热切目光投向贾珩,压抑着心头的复杂心绪,问道:“子钰,京营整军出了这种事来,你有何良策?”
&esp;&esp;眼前少年敏锐察觉了京营的动荡,又以雷霆手段处置耀武营变乱,将一场滔天祸乱消弭于无形,已现能臣干吏之象。
&esp;&esp;此刻,不仅是崇平帝看向贾珩,就连韩、杨、赵三位阁臣,同样面色复杂,静静看向那身形挺拔,气质英武的少年武官。
&esp;&esp;贾珩拱手道:“圣上,臣以为整顿京营军务,不应因此事而耽搁,只是以往手段酷烈,当需调整转向,一切以稳妥为要。”
&esp;&esp;崇平帝思忖着贾珩的言语,面色和缓,点了点头,道:“子钰所言是理,京营整顿不能因此事而动摇,虽出了一些纰漏,但大略是正确的。”
&esp;&esp;转而又转眸看向了一旁的内阁首辅杨国昌,道:“杨卿以为呢。”
&esp;&esp;杨国昌迟疑了下,道:“老臣以为贾云麾所言在理,京营整顿卓有成效,不说其他,清查空额,每年为朝廷省出数百万两银子糜费,如今之事,虽有波折,但无碍大局。”
&esp;&esp;韩癀看着君臣奏对的一幕。
&esp;&esp;暗道,也不知是谁这几天暗中授意户科给事中联络都察院御史,打算搜集证据,弹劾贾子钰。
&esp;&esp;崇平帝听完杨国昌之言,转而看向韩癀,又问道:“韩卿以为呢。”
&esp;&esp;韩癀面色一肃,道:“臣以为,整顿京营绝无半途而废之理,当务之急是严查李勋等将不法之事,予冻毙将校一个交代,以安上下人心,否则,待立威营参将罗锐造反一事传扬于神京上下,臣恐人心怨之,借机诽谤,再生变故。”
&esp;&esp;崇平帝面上现出思索,看向贾珩,问道:“立威营逆案以及李勋等将的调查之责,全委以子钰如何?”
&esp;&esp;贾珩整容敛色,拱手道:“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esp;&esp;崇平帝目露嘉许,道:“拟旨,以武英殿大学士李瓒,提督京营,总领整顿京营事宜,以一等云麾将军贾珩为钦使,领天子剑,查问立威营逆案……”
&esp;&esp;想了想,又补一句:“协助李瓒督察军务。”
&esp;&esp;此刻,下方的王子腾,紧紧垂着头,闻言身形一震,脸上见着郁郁之色。
&esp;&esp;虽天子没有下他京营节度使官职,但也是时间问题,不用说这几天,京中必定弹章如潮。
&esp;&esp;可恨……
&esp;&esp;明明他只要弹压局势,纵有见责,但还有东山再起之日,现在,仕途当真不知如何了。
&esp;&esp;贾珩听完崇平帝拟定旨意,拱手道:“臣领旨。”
&esp;&esp;如他先前所料,虽具体有些出入,但也大差不差。
&esp;&esp;因为崇平帝暂时无人可信,而以一位阁臣坐镇京营,再让他这个剿叛主力,具体领着差遣,督察军务,从旁协助,就无疑是唯一选择。
&esp;&esp;至于王子腾,已是坐冷板凳了,等在这次变乱中保住自己不下狱问罪就不错了。
&esp;&esp;崇平帝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