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哪怕皇帝不顺着她的意思放过她女儿,她女儿因为这件事被皇帝厌了,皇帝以后不会频繁召幸女儿。少见几次皇帝,就能多几分安全,左右她家的权势不至于叫女儿在宫中无宠时过得艰难。
&esp;&esp;秦政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esp;&esp;眼神扫过她故意维持的狼狈模样,对她这点小心机倒不怎么厌恶。扶苏也爱玩这一招,喜欢受伤之后不去处理,反而跑来找阿父诉苦。
&esp;&esp;新平郡主很聪明,她没有画蛇添足地把自己弄得更加凄惨,好像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而是保持原状。
&esp;&esp;这就不算欺君了。
&esp;&esp;大长公主在这方面吃亏一些,因为追求体面的皇室嫡公主早在离开宴会时就让人给她整理了仪容,绝不肯狼狈示人。
&esp;&esp;此刻大长公主的眼刀子就不断扎向新平郡主,明显也是看出了她的小手段,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esp;&esp;扶苏给父亲按摩完,松开了手。
&esp;&esp;他笑吟吟地看向新平郡主:
&esp;&esp;“既然郡主对女儿入宫没有意见,又缘何要对大长公主回敬那样的话呢?”
&esp;&esp;新平郡主一点都不慌,沉稳地回答:
&esp;&esp;“臣一向希望女儿能入宫,大长公主前来祝贺臣,臣还当她也和臣是一样的心思。是以臣便真情实感地谢过公主好意,还真诚祝愿她家中的女儿都能入宫。”
&esp;&esp;扶苏撑住下巴:
&esp;&esp;“你说话倒是漂亮。”
&esp;&esp;新平郡主回敬之后就不想搭理大长公主了,是大长公主气不过抓着她打了起来,她才还手的。
&esp;&esp;所以新平郡主把自己的话语扭曲成祝福完全可以说得过去,也没人能拆穿她其实不想让女儿进宫。
&esp;&esp;反观大长公主,她都主动打人了,再学着新平郡主说自家愿意,可没人会信。
&esp;&esp;扶苏心道就大长公主这个段位,还想玩得过新平郡主?也难怪她堂堂公主老是找对方的麻烦了,估计是一直没怎么赢过,总是耿耿于怀。
&esp;&esp;偏头看见父亲已经提笔开始继续批改奏折了,明显不想再管这些烂事。
&esp;&esp;扶苏眼眸一转,起了点坏心眼。
&esp;&esp;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两家的女儿就算不入宫也会坏了名声。而且皇帝要是不点她们入宫,也会被旁人议论。
&esp;&esp;但就这么收下,又会显得很被动。
&esp;&esp;于是扶苏提议道:
&esp;&esp;“二位姑娘都是陛下的表妹,一家人何至于闹到这个地步?陛下也并非贪图美色之人,本次大选只选中了一名秀女。”
&esp;&esp;两人齐齐提起了心。
&esp;&esp;这一个,不会是她们家中出来的吧?
&esp;&esp;却听扶苏大喘气:
&esp;&esp;“可惜表妹们未能中选,虽然郡主家的表妹有那个心,但宫中不一定适合她这样的小姑娘。不如就叫她留在太后娘娘身边尽孝一段时日吧,也能感受感受宫里的日子,住不惯再回家去。”
&esp;&esp;本朝二嫁的不在少数,何况只是住在太后宫中陪伴太后,又不是真的入宫为妃了,不会影响她们以后说人家。
&esp;&esp;在太后待几个月,等这件事的风头过去了,她就又是清清白白的好姑娘。到底事情是母亲闹出来的,又不是她本人。
&esp;&esp;新平郡主松了口气:
&esp;&esp;“多谢殿下。”
&esp;&esp;扶苏又看向大长公主:
&esp;&esp;“公主这般作态,怕是也教养不好女儿。便也留在太后娘娘身边,想来太后定能把表妹教好。”
&esp;&esp;有了太后亲自教导的这个名声在,以后大长公主就算再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也不会带累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