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2章(2 / 2)

能扣到死去的统治者头上?

&esp;&esp;要么怪搞分封的,要么怪造反的。

&esp;&esp;皇后诛杀太子这种操作多了去了,很寻常的政治博弈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匈奴又不是她领进来的。

&esp;&esp;扶苏提起了目前还在并州任北部都尉的刘渊。

&esp;&esp;“刘渊这两年在并州结交当地俊杰,积攒了许多匈奴族的声望。过几年会有部民叛逃出塞,他因此被免官。”

&esp;&esp;司马炎不知道怎么想的。

&esp;&esp;一开始刘渊在洛阳当质子,别人劝他任用刘渊,他说这样等于放虎归山,不行。后来大家劝他别用刘渊,他又改变了主意,非要用,给了刘渊发育的机会。

&esp;&esp;贾南风以部民叛逃为借口打压他,可惜不太成功。

&esp;&esp;成都王司马颖想要拉拢刘渊,把人留在邺城为官。后头更是支持刘渊回匈奴去建立势力,希望对方能看在他之前的恩情上,帮他谋夺皇位。

&esp;&esp;可惜刘渊只想灭晋,自己掌控天下。

&esp;&esp;秦政明白儿子的意思:

&esp;&esp;“既然打压了,那就打压到底。”

&esp;&esp;已经交恶,没有结交的可能性。何况五胡乱华中刘渊也有份,始皇帝肯定是不会和匈奴人共情的。

&esp;&esp;司马炎和司马颖都觉得刘渊可以拉拢,却不知道从司马炎早期压制刘渊开始,这人就不可能为己所用。

&esp;&esp;外头的匈奴部落也早就不是东汉时期听话乖顺的附属部族了,他们在汉末就不安分,到了西晋时独立出去成就霸业的心达到了顶峰。

&esp;&esp;几年后的叛逃是个很好的借口。

&esp;&esp;这次不能再放任司马颖拉拢刘渊了,必须把人留在洛阳看管。

&esp;&esp;扶苏以己度人:

&esp;&esp;“如果提出要刘渊回洛阳的话,我猜他应该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

&esp;&esp;反正已经在匈奴打下基础了,回去就能当单于。晋朝自己内部纷乱才刚刚平定呢,赌一把他们没有闲工夫来攻打匈奴。

&esp;&esp;贾南风搞定汝南王等人之后,确实需要休养生息。毕竟前有司马炎晚年骚操作,中有太后母族杨氏朝中作乱,后有汝南王恃功而骄继续折腾,天下真的急需休养。

&esp;&esp;何况,贾南风执政的八年间,天灾也挺多的。

&esp;&esp;秦政思索片刻:

&esp;&esp;“朝中不缺名将,虽然有些在藩王手下,可仍有不少是忠心于朝廷的。若朝中不拖后腿,靠他们抵御异族倒也不难。”

&esp;&esp;但是没必要人为给自己增加难度。

&esp;&esp;所以刘渊最好不要放回匈奴,得想个法子除掉他。

&esp;&esp;扶苏秒懂:

&esp;&esp;“刘渊若是被免官后不肯听从诏令乖乖回洛阳,便是抗旨不尊。若发现他逃往塞外,那更是罪加一等,可以直接处决了。”

&esp;&esp;让人盯着刘渊,他乖乖回洛阳最好,不回来就在他逃跑时按律诛杀。

&esp;&esp;刘渊死后,匈奴或许会不满地选择造反攻晋,但朝廷是占理的。匈奴主动发兵,朝廷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去镇压反叛。

&esp;&esp;正好把匈奴里头不安分的领头人干掉,剩下的部族就可以重新拉拢同化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