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待地问道:
&esp;&esp;“陛下是如何活到那么大岁数的?”
&esp;&esp;女巫的解药不知能否多喝几瓶,若是不行,又或者天幕哪天突然离开,他们想为陛下续命就得参考这位的经验。
&esp;&esp;扶苏舔了舔嘴里的糖豆,唔了一声,含糊不清地说养生就行。
&esp;&esp;养生是什么?
&esp;&esp;将军们不太理解。
&esp;&esp;扶苏随口应付:
&esp;&esp;“回头你们就知道了。”
&esp;&esp;等他和阿父搞定了系统,就在上头播放养生方法。现在说了也是浪费口水,回头还要再说一遍。
&esp;&esp;扶苏并不想回忆他和阿父晚年的经历,他还是更爱看小时候的事情。晚年总让他想起父亲驾崩的那段过往,独自支撑大秦的那些时日并不是愉快的回忆。
&esp;&esp;好在天幕很快就切换回幼时了。
&esp;&esp;可能也因为扶苏在父亲的传记里花了大量笔墨描绘幼时,晚年则相对来说记录得较少些。
&esp;&esp;扶苏当时写传记时恨不得把每一段童年记忆都写进去,当然,都是润色过的。
&esp;&esp;比如接下来播放的这一段。
&esp;&esp;【作为公认的大秦第一孝子,扶苏从小就知道要心疼父亲。】
&esp;&esp;小太子教育妹妹:
&esp;&esp;「阿父只有我一个亲人了,如果我都不心疼阿父,就没有人心疼阿父了。」
&esp;&esp;阴嫚非常认同地点头:
&esp;&esp;「没错,大兄,父亲就交给你了!」
&esp;&esp;嬴子楚:?
&esp;&esp;怎么,寡人不是人?
&esp;&esp;哦,这个时间点寡人好像已经驾崩了,那没事了,政儿确实就剩一个亲人了。
&esp;&esp;——还是不对啊!
&esp;&esp;嬴子楚扭头问儿子:
&esp;&esp;“这上头那个小姑娘难道不是你亲生的女儿?”
&esp;&esp;公子政:我怎么知道?
&esp;&esp;十岁出头的公子政现在还没纳妾生子,他唯一认得的孩子就是扶苏。
&esp;&esp;嬴政本人也被噎住了。
&esp;&esp;要不是小公主不在身边,他高低得把人拎过来,问问女儿什么叫“没错,父亲只有大兄一个亲人了”。
&esp;&esp;这倒霉女儿都不觉得自己是父亲的亲人吗?
&esp;&esp;阴嫚:对呀对呀!我们这个属于亲戚!
&esp;&esp;小小年纪的阴嫚有着非常朴素的亲缘观念,即住在一个家里的是一家人,不住在一起但是房子(宫殿)离得近的,是亲戚。
&esp;&esp;所以父亲和大兄住章台宫,她和她娘住别的宫室,还有其他弟弟妹妹和他们的娘亲住一起。大家都是一个个的小家,互相之间是彼此的亲戚。
&esp;&esp;那么父亲只有大兄一个亲人,有问题吗?没问题呀!
&esp;&esp;嬴子楚想了想,问儿子:
&esp;&esp;“你女儿暂且不提,你娘呢?”
&esp;&esp;公子政答不上来。
&esp;&esp;没关系,天幕会告诉他们答案。
&esp;&esp;【众所周知,始皇帝有个仇人,是他的生母赵太后。偏心幼子的生母视他为寇仇,连带着也不喜欢他的姬妾儿女。】
&esp;&esp;但是太子殿下会教她做人。
&esp;&esp;坚称自己会心疼阿父的小太子挡在章台宫外,向终于解禁的祖母行礼。
&esp;&esp;「父亲近日国事繁忙,祖母想念父亲的话,就让孙儿代替父亲陪您吧。」
&esp;&esp;赵姬抿着唇,脸色冷淡而刻薄:
&esp;&esp;「当真是国事繁忙,而不是故意找借口不见本宫吗?本宫看他是手握大权之后开始忤逆不孝,有恃无恐了!」
&esp;&esp;小太子不卑不亢地解释道:
&esp;&esp;「祖母误会了,近日大秦与赵国的战事胶着,父亲已经数日不曾好好休息了。国事乃祖父托付给父亲的,父亲虽然很想孝顺祖母,却也不能辜负了祖父临终前的嘱托。祖母深明大义,想来也不愿叫父亲为难。」
&esp;&esp;秦渠梁赞许地点头:
&esp;&esp;“太后说他爹不孝,他就拿孝顺先王出来说事,为父亲挽回声誉。又用先王去压太后,让太后不能继续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