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党。
&esp;&esp;几乎有80的服刑玩家都做出了和他同样的选择,而服刑玩家大多都是不服管教的刁民型玩家。
&esp;&esp;没了他们之后,游戏氛围好了不少。
&esp;&esp;可惜的是,暂时只有大秦境内的刁民被管束了,未曾下达新律的其他八国目前还乱着。
&esp;&esp;问题不大。
&esp;&esp;楚悼王神色凝重地对吴起说:
&esp;&esp;“此事还需令尹协助,尽快拟定出适合的律法来。”
&esp;&esp;作为法家一员的吴起同样擅长制定法律,当仁不让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esp;&esp;其他几国虽然不一定有吴起这样的大才协助,但只是临时订立个能用的法律的话,还是不成问题的。
&esp;&esp;唯独魏国,情况不太一样。
&esp;&esp;公叔痤已经病得很重了,不知何时就会一命呜呼。可国内出现这么严重的混乱,他又不能置身事外。
&esp;&esp;公叔痤趁着魏惠王来探病,告知他:
&esp;&esp;“我门下有一中庶子名公孙鞅,大王可以请他来修订律法,约束这些天外人。”
&esp;&esp;魏惠王想起公孙鞅那张过于年轻的面庞,不以为意地想着这种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有的是人懂制定律法,何须找他?
&esp;&esp;公叔痤见他不信,强调道:
&esp;&esp;“此人有大才,您哪怕不肯重用他,也不可放任他前往别国。现如今乱世已至,任何人才都不能放任自流!”
&esp;&esp;公叔痤还想劝说魏惠王,哪怕觉得商鞅不行也妨碍顺手杀了他。当然,最好还是把人留下任用,如今的局面多一个人才就多一大份助力。
&esp;&esp;可惜魏惠王根本没有听进去。
&esp;&esp;公叔痤:……
&esp;&esp;公叔痤觉得自己一番话都白说了,浪费他感情。要不是他觉得自己身为魏相须得尽忠职守,他根本不想和魏王废话这些。
&esp;&esp;现在作为人臣的职责已经尽了,魏王不听是魏王自己的问题。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做一些忠于本心的事情了。
&esp;&esp;比如把公孙鞅叫来,告知他:
&esp;&esp;“我劝说大王任用你,但大王没有听从。身为臣子,我又尽责地劝他杀了你以绝后患,他仍旧不肯采纳。但以防万一,你还是尽早离开魏国为妙,以免大王哪日突然改变想法要杀你。”
&esp;&esp;公孙鞅一时无言,半晌后才说:
&esp;&esp;“可我的故国卫国已经消失,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esp;&esp;公叔痤摇了摇头:
&esp;&esp;“如今各国都求贤若渴,无论去哪里都不会缺少机会的。”
&esp;&esp;魏国除外,公叔痤咬牙切齿地想到。
&esp;&esp;哦,楚国也不能去。等楚悼王死了吴起就会被献祭,去那里是找死。
&esp;&esp;秦国也不能去,秦穆公快死了,他会找臣子殉葬。就算公孙鞅是刚来的,不会进入殉葬的行列,穆公他儿子也很拉跨,不值得辅佐。
&esp;&esp;燕国不清楚,燕昭王没见过,估计是后世之人,先观望一下。
&esp;&esp;齐桓公只听管仲的,而且齐桓公都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落后了时代,还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也得观望一下。
&esp;&esp;赵国的赵武灵王不认识,又是后来人。韩国的韩王同样不认识,还是个后来人。
&esp;&esp;——所以公叔痤是怎么知道各国国君谥号的?答:时代最晚的韩桓惠王主动提供的情报,借此换取各强国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