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着某某女性为夫守洁的光荣事迹,其实只是强加在女性肩膀上的枷锁而已。
&esp;&esp;“定台村的人顽固不化,村里寡妇要是没在贞节牌坊上的……都沉塘了。”老郎中叹。
&esp;&esp;这种恶习一直到解放初期都还存在,要不是妇女解放运动,村里女性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
&esp;&esp;周边村子也因此不愿意跟定台村通婚,谁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esp;&esp;“村里人只能买媳妇,有人受不了就跑……后来就看得越紧,外村人进村都要被监视。”
&esp;&esp;老郎中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熟人,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找他来帮着看看。
&esp;&esp;话说到这,老郎中咳了几声,背着手不再说了。
&esp;&esp;村里很安静,瞧不见孩童嬉戏,看不见人劳作,只有几条狗趴在路两边对着他们一阵狂吠。
&esp;&esp;片刻后,村头第一家有人从围墙后探头出来,看到是老郎中眼中的警备才消失。
&esp;&esp;“罗大夫今天是来看哪家?”那人问。
&esp;&esp;“张老大家的上门女婿。”
&esp;&esp;那人目光又落到王念身上:“她是谁?”
&esp;&esp;“我家老二的媳妇,今天我身子骨不利索,让她搀着点我。”
&esp;&esp;那人这才点点头,缩了回去。
&esp;&esp;村里的房屋全是黄泥瓦房,一家人说话附近几家在院里都能听得清楚,难怪老郎中说只能晚上行动。
&esp;&esp;“罗郎中来啦!”
&esp;&esp;第一家男人刚盘问完两人,住在第三家的张老大家已经听到动静打开了门在门口等着。
&esp;&esp;说话的是个老妇人,三角眼第一时间就看向王念,目光很是犀利。
&esp;&esp;“妹子膝下有几个娃娃?”
&esp;&esp;王念笑得腼腆:“有两个娃,小的那个才五岁。”
&esp;&esp;老妇人这才露出丝笑意来:“婶子看人准得很,有没有生过孩子一眼就能看得出,婶子一看你就是才生完孩子没几年。”
&esp;&esp;难怪老郎中特意交代王念有孩子的事,应该早已经看出她已经当妈了。
&esp;&esp;王念还是腼腆地笑笑。
&esp;&esp;“罗大夫快进屋,瞧瞧我大女婿,前些天摔到腿,昨天突然发起了高烧……”
&esp;&esp;老妇人絮絮叨叨说着情况,罗大夫示意王念背着药箱子进屋,刚走到西厢房门口就被老妇人拦住了去路。
&esp;&esp;“妹子就在外边休息会儿,我大女婿毕竟是个男人!”
&esp;&esp;老妇人看着笑眯眯的,实则态度强硬,目光中也是半点笑意都没有。
&esp;&esp;王念就像是没看出来似的,腼腆地点点头,把药箱子递给罗郎中:“爹,我在外边等你。”
&esp;&esp;“天气冷,你找个背风的地方待着别冻感冒了。”罗郎中进屋。
&esp;&esp;“妹子去我两个闺女的房间等,罗大夫一时半会儿应该看不完。”老妇人指指东厢房,自己也跟着钻进了屋。
&esp;&esp;“外边冷,嫂子进来吧。”
&esp;&esp;忽然,东厢房的窗子被推开,一个长得浓眉大眼的姑娘出声。
&esp;&esp;王念便转身进了东厢房。
&esp;&esp;屋里有两个姑娘,一个正是刚才看到的,而另一个眼神真呆滞长相怪异的姑娘嘿嘿傻笑着正在啃一个布老虎。
&esp;&esp;典型的唐氏综合征长相。
&esp;&esp;“嫂子别怕,我姐不打人,她就是脑子不怎么灵光。”
&esp;&esp;姑娘正在写字,笑盈盈地请王念坐到了窗边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