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单又将杨玉环瘗玉埋香的消息和遗书,送往西征的前线……
&esp;&esp;李瑄看到遗书后,辗转反侧,一宿没睡……
&esp;&esp;到清晨的时候,将杨玉环的遗书烧毁。
&esp;&esp;面对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李瑄战胜自己的欲望。
&esp;&esp;却也有过心动……
&esp;&esp;论心千古无完人。
&esp;&esp;这一天,李瑄更改后世王国维的“蝶恋花”名曲,其中结尾依旧。
&esp;&esp;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
&esp;&esp;……
&esp;&esp;百年后,关于李瑄与杨玉环的事情,亦成一大讨论热点。
&esp;&esp;有史记载,杨玉环多次在李隆基面前,为李瑄美言。
&esp;&esp;在杨氏与李瑄冲突的时候,一向纵容杨氏的杨玉环,必然偏袒李瑄。
&esp;&esp;在最后的马嵬驿政变,李瑄杀光杨氏,按理说不该保下杨玉环。
&esp;&esp;最终,杨玉环又在李瑄西征的路上,服药自尽。不愿意与李隆基同穴。
&esp;&esp;李瑄的诗歌,又被过度解读。
&esp;&esp;正史的记载,描述李瑄与杨玉环见面,如司马迁描述孔子与南子见面,“环佩玉声璆然”一样,令人无限遐想。
&esp;&esp;许多人认为杨玉环暗恋李瑄……
&esp;&esp;野史把李瑄田猎救贵妃描述得活灵活现,李隆基俨然成头顶青青草原的透明人。
&esp;&esp;更野一点的史直接描述李瑄与杨玉环有一腿……
&esp;&esp;李瑄足够伟大,万古一人。
&esp;&esp;杨玉环足够漂亮传奇。
&esp;&esp;这种话题一定是经久不衰的……
&esp;&esp;……
&esp;&esp;ps:新书《我在阴间收集列祖列宗》求追读。
&esp;&esp;许多历史经典故事,重重迷雾,会随着主角,在阴间重现……
&esp;&esp;第503章 番外 乾元三十载
&esp;&esp;这是载入历史的一年。
&esp;&esp;乾元盛世,在这一年结束。
&esp;&esp;但并不意味着盛世终结。
&esp;&esp;乾元三十载,二月一日。
&esp;&esp;洛水河畔,冰消雪融,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两岸垂柳依依,嫩绿的柳丝随风飘舞……
&esp;&esp;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中,李瑄于紫薇城贞观殿中召太子李奕。
&esp;&esp;“臣拜见父皇……”
&esp;&esp;年过四旬的李奕向李瑄一拜。
&esp;&esp;步入中年的李奕,变得越来越有威仪。
&esp;&esp;“太子免礼……”
&esp;&esp;李瑄示意李奕不必多礼。
&esp;&esp;这一年,李瑄正式迈入花甲之年。
&esp;&esp;昔日的战神逐渐老去,他的两鬓虽有白发,但精神奕奕。
&esp;&esp;他说话的时候,也中气十足。
&esp;&esp;这得益于节制,再加上平时注意养生之道,锻炼身体。
&esp;&esp;“谢父皇……”
&esp;&esp;李奕回礼。
&esp;&esp;“你当太子已有三十载,有未想过当皇帝啊!”
&esp;&esp;李瑄看着李奕,语出惊人地言道。
&esp;&esp;“父皇龙体正盛,为万民之寄托,儿臣从不敢妄想……”
&esp;&esp;听到李瑄的话后,李奕大惊失色,赶紧跪在地上,向李瑄行大礼。
&esp;&esp;他以为父皇叫他来,只询问渤海都护府的事情。
&esp;&esp;李奕去年秋天的时候奉命出使渤海都护府。
&esp;&esp;李瑄让他考察渤海都护府有无建立渤海省的可能,那里的百姓是否归心。
&esp;&esp;他前日刚回来,也拜见过李瑄,但李瑄没有让他讨论政事,只是陪伴母亲裴灵溪吃饭。
&esp;&esp;“都说我李唐一朝,自有玄武门继承法。奕儿没有效仿先祖,为父是欣慰的。”
&esp;&esp;李瑄又话锋一转,突然向李奕说道。
&esp;&esp;此言更让李奕心惊胆战。
&esp;&esp;因为李世民、李隆基,甚至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都属于靠“政变”上位。
&esp;&esp;李奕知道李瑄说的是先祖李承乾。
&esp;&esp;也意指如果李奕发动政变,是不可能成功的。
&esp;&esp;先不说有没有利欲熏心的将领跟随,就李瑄打造的铁血禁军,是李奕永远过不去的坎。
&esp;&esp;而且李瑄虽长,但老当益壮,犹有千钧之力。
&esp;&esp;李奕的弟弟李淞非常勇武,他用三年时间,征服岛国,擒天皇于洛阳谢罪。
&esp;&esp;李瑄在岛国设扶桑都护府,扶桑都督府。
&esp;&esp;改任李淞为扶桑王,大都护、都督,大将军衔。
&esp;&esp;这表明将岛国作为唯二儿子的封地。
&esp;&esp;让自己儿子能显露头角,也有依托。
&esp;&esp;以扶桑都护府的实力,永远也不可能威胁到开启工业革命的中洲大陆。
&esp;&esp;但前几年李淞与李瑄比剑的时候,却一招都难以接下。
&esp;&esp;李瑄骁勇的,是亘古未有的。
&esp;&esp;“奕儿请回答朕的问题,你想不想当皇帝?”
&esp;&esp;见李奕战战兢兢的模样,李瑄再次询问李奕。
&esp;&esp;“孩儿不想……”
&esp;&esp;父皇龙体安康,李奕哪敢回答自己想当皇帝。
&esp;&esp;“身为华夏帝国的继承人,应有野望,应有雄心。你的志向应该大到五湖四海,包罗宇宙万象,你让阿爷失望了……”
&esp;&esp;李瑄眉头一皱,恢复不怒自威的神色。
&esp;&esp;“万事莫过于孝,孩儿不敢!”
&esp;&esp;李奕再次叩首。
&esp;&esp;李瑄听到这句话后,才消解怒气。
&esp;&esp;他是孝子,牵扯到孝,确实易生隐心。
&esp;&esp;李适之于乾元十八载,于洛阳去世。
&esp;&esp;谥号为孝德皇帝。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