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想想天下都是忠臣,没有奸臣,怎么可能?
&esp;&esp;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esp;&esp;李隆基还是希望李瑄能在有精力的时候,巡视天下。
&esp;&esp;而不是像他一样,在美丽的长安宫殿中。
&esp;&esp;春有兴庆宫,夏有大明宫,秋有太极宫,冬有华清宫。
&esp;&esp;一万年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
&esp;&esp;想自己醉生梦死的时刻,在华清宫说出这番话。
&esp;&esp;他不敢相信,那是曾经的自己。
&esp;&esp;他不配称之为圣人。
&esp;&esp;天宝千载,改元为载。
&esp;&esp;是自己欺骗自己。
&esp;&esp;古代的“天子巡狩制度”,更能容易体会民情。
&esp;&esp;如刘邦和刘秀,以及太宗皇帝,就经常巡视地方。
&esp;&esp;而非他一样,在长安没有粮食的时候,被迫去洛阳执政。
&esp;&esp;东巡的一次,却是泰山封禅。
&esp;&esp;完后,还怕洛阳权贵势大,大拆紫薇城中的宫殿。
&esp;&esp;现看到大唐月报,李隆基才知道他在天宝年间做的荒唐事。
&esp;&esp;“太上皇之言,我谨记在心。”
&esp;&esp;李瑄此言极为认真。
&esp;&esp;他比谁都明白人心会变。
&esp;&esp;还有一种情况叫由下到上的支配,文武大臣有心无心,会蒙蔽圣听。
&esp;&esp;错综复杂的情势,遮住皇帝的眼睛,使皇帝看不见天下黎民苍生;捂住皇帝的耳朵,使皇帝听不到八方的声音。
&esp;&esp;皇帝走出深宫,进行实地视察,比单纯看奏章或听臣子们的议论更能了解实际情况。
&esp;&esp;一旦承平日久,就是李瑄必须做的事情。
&esp;&esp;“我累了,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