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不足,被唐军强渡,逐个击破的风险再增。且潼关西面也会被唐军强攻。”
&esp;&esp;“是以,一味守卫黄河,非兵家可取之道。”
&esp;&esp;“陕郡则不同,一直为两京古道最难行的一段,特别是灵宝至新安县的一段,山谷纵横。只要稍加布置,不必担心唐军渡过黄河截住后路。”
&esp;&esp;“我军灵宝大胜的威势还在,唐军若攻,便让他来攻。如若不攻,就继续拖延时间,待扫清南方,再趁机与李瑄决战。”
&esp;&esp;严庄向安禄山分析道。
&esp;&esp;现如今这种情形下,当用最佳选项,让崔乾佑发挥自己的长处,在陕郡与唐军碰撞一次。
&esp;&esp;他选择相信崔乾佑的统帅能力。
&esp;&esp;现如今,崔乾佑俨然是燕军第一名将,五万破十五万的战绩,翻开厚重的史书都不常见。
&esp;&esp;“潼关之兵撤往陕郡以后,以守为主。如果唐军主动进攻,于我军有益。传令崔乾佑,此战再胜,朕封他为骠骑大将军,以国公之位待之。”
&esp;&esp;安禄山一拍床榻,听从严庄的意见。
&esp;&esp;“陛下,现潼关之兵,只有六万。硬撼唐军十万大军,人手不够。当将曳落河和洛阳的一万胡骑,一万燕云铁骑,调遣到陕郡,补充实力。”
&esp;&esp;严庄再次向安禄山请求道。
&esp;&esp;虽然他内心深处对安禄山的残暴不满,但他比谁都想守住这份基业。
&esp;&esp;若干年后,人们提到他严庄,可以与萧何、张良齐名。
&esp;&esp;“近卫走后,谁来守卫洛阳?谁来保护朕?”
&esp;&esp;安禄山眉头一皱,面露不悦。
&esp;&esp;大燕虽在源源不断地招募兵马,但占领区应募从军的汉人,都是游手好闲的无赖,想趁着战乱释放心中的野兽。
&esp;&esp;还有一些活不下去的佃农之类,正常的良家子很少加入燕军中。
&esp;&esp;以至于召兵远远未达到安禄山心中的预期。
&esp;&esp;倒是一些豪强大族在得知李瑄被拜天策上将和秦王后,选择出人出粮,支持安禄山打败李瑄。
&esp;&esp;因为豪强大族嗅到李瑄王者归来后的危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sp;&esp;如果不付诸行动,李瑄稳定局势后,绝对会拿他们开刀。
&esp;&esp;届时就是待宰的羔羊了。
&esp;&esp;“陛下,只有守住陕郡,挡住李瑄,您才是真正的安全。陕郡若失,李瑄大军到达都畿,洛阳留下三两万胡骑,又有什么用呢?”
&esp;&esp;“将曳落河、胡骑、燕云铁骑调走三万后,洛阳还有三万士卒与六胡州精兵能守卫西沃渡、孟津渡等渡口。唐军想沿着黄河,翻越王屋等山到达洛阳北部并非易事。更何况,陕郡与洛阳相距咫尺,如果唐军想从孟津渡直攻洛阳,我军主力可随时回援。”
&esp;&esp;严庄苦口婆心地向安禄山劝说,让他不要本末倒置,自己削弱自己的实力。
&esp;&esp;时至今日,大燕的兵力也在迅速增长,已达二十七万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