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田良丘向哥舒翰说道。
&esp;&esp;“击鼓收兵……”
&esp;&esp;哥舒翰下令敲响退兵的战鼓。
&esp;&esp;“咚咚咚……”
&esp;&esp;但此时以彍骑为首的禁军像战神一样在追杀自以为的“残兵败将”,搏取军功,根本不听从鼓声的指挥。
&esp;&esp;“该死的!等下我就将为首的将领斩了!”
&esp;&esp;哥舒翰怒骂一声。
&esp;&esp;军队太多,在发号施令的时候非常费劲。
&esp;&esp;古往今来,能指挥十万大军,并获得胜利的将领,皆可称为名将。
&esp;&esp;但有许多战斗,兵多将广不一定是好事。
&esp;&esp;无奈之下,哥舒翰只能下令士卒,全力一搏,并规划撤退的道路。
&esp;&esp;他和田良丘不再观望督战,划船到对岸,率领兵马亲自加入到战场之上。
&esp;&esp;唐军一路追击叛军,从灵宝的原野上,一直追到狭道之中。
&esp;&esp;沿途杀死上千名叛军,使唐军士气如虹。
&esp;&esp;即便叛军进入狭道,唐军也不在意,他们一股脑地往里面钻。
&esp;&esp;曲径狭道,险隘幽深。
&esp;&esp;两侧的山上,正有藏身之所,一明明甲士暗伏。
&esp;&esp;这些正是崔乾佑埋伏的士卒。
&esp;&esp;同时,在狭道另一方,剑戟如林,崔乾佑真正的精兵在场。
&esp;&esp;古往今来屡试不鲜的诱敌深入,再次成功。
&esp;&esp;“呜……呜……”
&esp;&esp;待自家士兵穿过,号角声响起。
&esp;&esp;霎时间,两面山上埋伏的叛军骤然大呼起身,杀意迸发。
&esp;&esp;一个个巨大的石块,一根根粗长的木材,从两山上推下去。
&esp;&esp;“碰碰……”
&esp;&esp;“铛铛……”
&esp;&esp;地动山摇,灰烟弥漫于天,巨鸣在耳,如雷霆乍破。
&esp;&esp;“不好……叛军有伏兵,快撤!”
&esp;&esp;唐军见这阵势肝胆俱裂,有的直接将兵器丢在地上,仓皇而逃。
&esp;&esp;“啊……”
&esp;&esp;然而狭道之上,已经聚集数以万计的大唐彍骑、飞骑士卒。
&esp;&esp;相互推搡,绊倒无数,有的兵刃自残,惨叫声不绝于耳。
&esp;&esp;就算跑得再快,也比不上骤然落下的雷石滚木。
&esp;&esp;巨大的冲击力,将不少唐军士卒砸成肉酱,有的盔甲都被碾成碎片。
&esp;&esp;一波又一波,先争功的唐军,倒在这“死亡之谷”。
&esp;&esp;“咻咻咻……”
&esp;&esp;叛军雷石滚木用完以后,强弩雷发,活着的唐军,难以躲过强弩的摧残。
&esp;&esp;当叛军弩矢也用尽,崔乾佑指挥叛军精锐正式入狭道。
&esp;&esp;唐军消极,叛军英雄,如虎扑羊群,不断屠杀。
&esp;&esp;“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撤退!”
&esp;&esp;哥舒翰赶到的时候,队伍在狭道中乱作一团,进退不得。
&esp;&esp;他指挥马拉毡车为前队,去冲击叛军,想冲出一条路来。
&esp;&esp;“雕虫小技!唐军已然黔驴技穷。把火车推出来!”
&esp;&esp;崔乾佑见状,冷哼一声。
&esp;&esp;他在另外一侧用数十辆草车阻住唐军的车子,放火焚烧。
&esp;&esp;“待浓烟四起,将士们大声呼喊。”
&esp;&esp;崔乾佑又下令道。
&esp;&esp;草车点燃,迅速冲向唐军的车子,一时间浓烟滚滚。
&esp;&esp;“伪唐竖子,速速投降!”
&esp;&esp;“胆小的鼠辈,有种与我斗将……”
&esp;&esp;“杀死唐狗!”
&esp;&esp;叛军纷纷叫骂,期间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胡语。
&esp;&esp;唐军被烟尘熏得睁不开眼,只听四周喊杀声,以为叛军在烟火之中,于是召集弓箭手射击。
&esp;&esp;然而此时崔乾佑已经指挥士卒退出去。
&esp;&esp;唐军再次被自己误伤。
&esp;&esp;直到天黑,唐军箭已射尽,才发现根本没有叛军。
&esp;&esp;唐军也在不断地退出狭道,阵型更乱了。
&esp;&esp;“轰隆隆……”
&esp;&esp;与此同时,数千同罗精骑在田乾真的率领下,突然从唐军侧翼杀出来。
&esp;&esp;这些同罗精骑听从崔乾佑的军令迂回而至。
&esp;&esp;唐军见此阵仗已经没有脾气,哪怕他们人多势众,也未想着抵抗,大叫逃命。
&esp;&esp;腹背受敌下,唐军士卒慌不择路,许多直接掉入黄河之中淹死。
&esp;&esp;崔乾佑派遣主力步骑乘胜追击,唐军后军见前军战败,也纷纷逃往潼关。
&esp;&esp;潼关外有三道重壕,原是为了阻挡叛军,此时却成了唐军的死亡陷阱。
&esp;&esp;素质差的唐军畏敌如虎,在叛军的逼迫下,溃败的人马落入了坑壕中,深达一丈的壕沟很快被人马填满,死伤不计其数。
&esp;&esp;哥舒翰满怀悲痛地渡过黄河,到达对岸的军营中。
&esp;&esp;他战后仅仅收拢五千人,可谓一败涂地。
&esp;&esp;“高仙芝就是我的下场,我死定了!”
&esp;&esp;哥舒翰想过自己会失败,但没想到败得这么惨。
&esp;&esp;他在黑夜中止不住地哭泣。
&esp;&esp;残兵败将中,不论是曾经的彍骑,还是不可一世的飞骑,都一脸颓废。
&esp;&esp;战败竟是如此干脆!
&esp;&esp;“大帅,我们十几万士卒,不可能只剩下五千。当召集失散的士卒,再回潼关。”
&esp;&esp;田良丘向哥舒翰建议道。
&esp;&esp;“冯神威不知道在哪,他一定准备杀我。潼关回不去了。”
&esp;&esp;可能是中风缠身,让哥舒翰有对死亡的恐惧。
&esp;&esp;这次大败后,哪怕潼关距离他只有十几里,他也不敢回去。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