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684节(2 / 2)

&esp;&esp;而且李适之任幽州节度使的时间太短,有过胜利,但都是小胜,还未在军中建立足够的威望。

&esp;&esp;“父亲无须多想这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便他造反,也是我们这些将领的事情。大唐立国已一百多载,岂是那么容易崩塌的?”

&esp;&esp;李瑄安慰李适之。

&esp;&esp;“圣人,唉!”

&esp;&esp;李适之重重地叹一口气。他实在没想到晚年的李隆基,比孙权、萧衍晚年还要糊涂。

&esp;&esp;他不明白,明明有了武氏和韦氏的教训,以前那么精明的李隆基还会如此。

&esp;&esp;李隆基可是亲身经历天后时代,看着武则天害死自己的母亲,看着武则天被张柬之赶下台。

&esp;&esp;又亲自发动唐隆政变,灭掉韦氏集团。

&esp;&esp;更自相矛盾的是,李隆基因为一点猜忌,废去发妻王氏皇后。

&esp;&esp;覆车之辙,历历在目,李隆基一点都不长教训。

&esp;&esp;五杨的行径,李适之都看不下去。但杨国忠是宰相,他没有权力多说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长安搞得乌烟瘴气。

&esp;&esp;“像杨国忠和杨氏这样的家族,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esp;&esp;李瑄听到李适之说这番话,心中很是高兴。

&esp;&esp;李适之发牢骚,代表他决断大事的时候,很容易听从他的指示。

&esp;&esp;“是啊……圣人年事已高,新君不会容忍杨氏的。”

&esp;&esp;李适之以为李瑄指的是这些。

&esp;&esp;李瑄只是微微一笑。

&esp;&esp;“七郎,天色不早了,回天水王府,灵溪在等着你呢,七郎的儿女都机灵可爱,将来一定成大器。”

&esp;&esp;李适之没有多说什么,起身下达“逐客令”。

&esp;&esp;李瑄近三年才回一次家,是要与妻子见面。而且李瑄走时,孩儿尚幼。

&esp;&esp;他知道七郎一定想见他们。

&esp;&esp;“好!那我明日再来拜见父亲。”

&esp;&esp;李瑄起身说道。

&esp;&esp;监礼官未通知明日上朝,说明李隆基明日不朝。

&esp;&esp;甚至可能接下来几个月都不会再早朝。

&esp;&esp;因为李隆基快要摆驾前往华清宫,到那里李隆基更加慵懒。

&esp;&esp;有的时候,杨国忠可以直接在家里处理国家大事,百官到杨国忠府邸拜见,不需要去中书门下堂。

&esp;&esp;李适之掌灯送李瑄出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