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颜真卿临走的时候,李瑄对他的背影说道,语重心长。
&esp;&esp;颜真卿回身一拱手退去。
&esp;&esp;此时,在西征之战获得跳荡勋章、勇士勋章的将士,都已经到达龟兹城。
&esp;&esp;这些勋章早就送到龟兹。只是绢、钱的赏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esp;&esp;李瑄在经略军、龟兹军等军阵前,一一向他们颁发勋章,勉励这些英勇的士卒再接再厉。
&esp;&esp;士卒们的目光灼热,一个个希望下一次能接受李帅授予勋章的是自己。
&esp;&esp;而得到勋章的士卒,渴望下次能再次获得勋章,甚至更上一层楼。
&esp;&esp;还有一部分是新兵,他们见到授勋仪式,备受鼓舞。
&esp;&esp;那些得到勋章的士卒,还能得到黄金,最起码都会成为押官,很大一部分从副队头、队头成为衙将、郎将,更有成为副将、主将者,如马璘、卫伯玉、郝廷玉、来瑱、鲁炅、论惟贞等等。
&esp;&esp;在李瑄麾下,只有立功,就必然得到重用。
&esp;&esp;每一次军功,都会被典军记录起来,战后结算。
&esp;&esp;“军士何以胜敌?”
&esp;&esp;李瑄检阅完军队后,对周边的将领们询问道。
&esp;&esp;他身边有车神塞、李嗣业、张兴、浑瑊、白孝德、来瑱、卫伯玉、田珍等将领,还有颜真卿、岑参、刘眺、王滔、颜季明等僚属。
&esp;&esp;李瑄接连提拔的其他将领,都在焉耆、于阗、碎叶等地。
&esp;&esp;军队被他牢牢把持。
&esp;&esp;“回李帅,是勇敢和谋略!”
&esp;&esp;李嗣业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其他将领都觉得有道理,像李帅一样武力,古今未有。所以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esp;&esp;“勇敢和谋略,只能得一小胜,不足以大胜。”
&esp;&esp;李瑄摇了摇头,看着士气高昂,笔直而立的士卒回答道。
&esp;&esp;“李帅,恕我直言。您此次亲率西征,不就是靠勇敢和谋略而大胜的吗?”
&esp;&esp;李嗣业将心中的疑问说出。
&esp;&esp;“还有比西征的功绩,更大的胜利!充满荣誉感、使命感、纪律性的军队,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些勇敢和谋略,也会败在这上面。”
&esp;&esp;李瑄缓缓回答道。
&esp;&esp;他的军队只要具备这三点,就能驰骋天下。但目前只是领悟皮毛而已。
&esp;&esp;“末将愚钝!”
&esp;&esp;李嗣业拱手,他无法想通。
&esp;&esp;但此时此刻,颜真卿十分震惊,他不可能不多想。
&esp;&esp;岑参等人只是在思索这句话的意思。
&esp;&esp;“唉!你们和我在河陇的部下一样,明明有节度使的才干,却只能屈居于我之下,甚至连副使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