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骑为西域经略军,改赤水军一万骑为长城军,并入安西都护府,随七郎入西域。”
&esp;&esp;李隆基听得很舒服,同意李瑄往西域调兵的请求。
&esp;&esp;他知道大食的强大后,明白与其对抗,要倾全国之力。
&esp;&esp;但远在西域,大唐庞大的国力,有力无处使。
&esp;&esp;李瑄敢以数万兵马对抗大食,且不多耗大唐国力的情况下,李隆基没有理由不同意。
&esp;&esp;正如李瑄所说,河陇无战事,与其养兵,不如派精锐入西域为他奋战。
&esp;&esp;“臣需要一批工匠,再从青海九曲的牧场,赶一些牲畜,带够一年以上的粮食养军、养马。今后的粮草臣会自己在西域经略,朝廷只需要转运军饷即可。”
&esp;&esp;李瑄又向李隆基请求道。
&esp;&esp;临洮军的五万匹战马,再搭配些牛和骆驼,能驮运大量的物资到西域。
&esp;&esp;“这是必然的。到时候我会给七郎敕令。”
&esp;&esp;李隆基点头,西域的粮草有限,必须供给这支军队初期的粮食。
&esp;&esp;“有圣人的英明,臣到达西域后,一定会尽快传回将河中地区纳入安西都护府的捷报。”
&esp;&esp;见李隆基同意后,李瑄全无顾虑。
&esp;&esp;他去西域,不但要最少战胜大食一次,还要保存实力。
&esp;&esp;否则只以安西的兵马,会出现许多变数。
&esp;&esp;河中地区,也被称为河中十六国。
&esp;&esp;高宗时期,为吐火罗国、嚈哒部、诃达罗支国、解苏国、骨咄施沃沙、罽宾国、梵衍那、石汗那国、时犍国、怛没国、乌拉噶国、多勒建国、护蜜多国、久越得犍国、波斯国、俱密国。
&esp;&esp;当然现在的目光看,有些国家已经不在。
&esp;&esp;广义上的河中地区,包括曹国、石国、安国等昭武九姓。
&esp;&esp;是乌浒水(今阿姆河)和药杀水(今锡尔河)之间,以及流域两旁的诸多部落、国度。
&esp;&esp;河中十六国都是墙头草,现在名义上归属大唐,实际上看大唐和大食谁声势更大。
&esp;&esp;而昭武九姓则完完全全被大食控制。
&esp;&esp;特别是黑衣大食统一以后,高仙芝前脚刚离开,大食的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就开始调兵遣将,到石国第二城怛罗斯,大有为石国讨回公道之势。
&esp;&esp;正是因为呼罗珊总督这次调兵遣将,才使河中十六国完全倒向大食。
&esp;&esp;虽然高仙芝屠戮石国,让河中诸国失心,但拳头才是硬道理。
&esp;&esp;李瑄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完成对河中地区的收复,这样就有理由与大食长期对峙。
&esp;&esp;西域兵马的补给困难,李瑄不可能与整个大食帝国死磕,远交近攻,才是上策。
&esp;&esp;“希望七郎此次到西域,能丰富阅历,更加成熟。如一条鞭法、考成法这种,过于理想,是折腾官吏,苦难百姓,不适合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