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杨慎矜这才回答。
&esp;&esp;“将其他指证的证人也都召过来。”
&esp;&esp;李瑄没有立刻让人逮捕李珦,而是等会再行动手。
&esp;&esp;每一队兵卒,都由一名神策卫跟随。
&esp;&esp;很快十几名状告王忠嗣的人,都被带到公堂上。
&esp;&esp;被李瑄一吓唬,他们也都招供。
&esp;&esp;全部是李珦威逼利诱他们将这些陈年过错算在王忠嗣头上。
&esp;&esp;“众口一致,这才是证据。李珦竟敢这样,把他直接处死都不为过。杨中丞,他一个小小御史,却诬陷王忠嗣,这是为什么?会不会还有人指使?”
&esp;&esp;李瑄向杨慎矜问道。
&esp;&esp;可惜只有李珦一人,李瑄还以为卢铉也参与,可以将他直接拿下。
&esp;&esp;等明天,杨慎矜会弹劾卢铉,李瑄不必急于这一时。
&esp;&esp;“下官这就令人将李珦抓过来,严刑拷问。”
&esp;&esp;杨慎矜回答道。
&esp;&esp;这不是明摆着么,李珦是李林甫提拔的侍御史,不然他吃饱了撑的,前前后后用了一百多贯去罗织王忠嗣的罪状。
&esp;&esp;李瑄点头。
&esp;&esp;半个时辰后,李珦被押送至李瑄所在地。
&esp;&esp;李珦面对一致的指认,只能无奈认罪。
&esp;&esp;但他只认自己的罪,和其他人无关。
&esp;&esp;李瑄用大刑伺候,都没震慑住李珦。
&esp;&esp;李林甫从那么多次危险中逃离,他的爪牙都认为李林甫很难翻船。
&esp;&esp;李瑄暂且作罢,明天才是给李林甫上大菜的时候。
&esp;&esp;“圣人让我们彻查太子奴仆到太原一案。而不是那些陈年旧案。这样本末倒置,会使圣人失望。我知道太子奴仆已死,不易求证,但谁若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esp;&esp;李瑄说话的时候,看着卢铉,厉声厉色。
&esp;&esp;“我等明白!”
&esp;&esp;三司官吏一起拱手。
&esp;&esp;这番话说完,时间已经到下午,李瑄正式去见王忠嗣。
&esp;&esp;“嘎吱!”
&esp;&esp;关押王忠嗣的地方,并非“笼子”一样的牢房,而一个密闭的牢室。
&esp;&esp;王忠嗣身穿牢服,蓬头坐在牢房角落。
&esp;&esp;他身上没有佩戴铁链之类,仪表看起来规规整整,但脸无血色和精气神的萎靡却难以掩饰。
&esp;&esp;一代盛世名将,被关在牢房中。纵然勇猛绝伦,在战场上搴旗斩将,也不能反抗。
&esp;&esp;“王将军!”
&esp;&esp;还是李瑄叫了一声,听到熟悉的声音,王忠嗣才抬起头。
&esp;&esp;“李将军!”
&esp;&esp;王忠嗣惊讶李瑄会来探望他。
&esp;&esp;毕竟此为非常时刻!
&esp;&esp;他远在边疆,听说圣人对李瑄青眼有加,但具体有多宠爱,他并不清楚。
&esp;&esp;“王将军,我现在接替你御史大夫的职位,负责审理太子奴仆之事。我会公正决断,王将军不要多想!”
&esp;&esp;身边有其他人在场,李瑄没有说不该说的话。
&esp;&esp;“唉!我的事情,已经那样了!”
&esp;&esp;王忠嗣叹了一口气,他能理解李瑄。
&esp;&esp;这件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本以为就算被问罪,不过是贬到地方罢了。
&esp;&esp;现在不仅他陷入危境之中,连儿女都无法脱身。
&esp;&esp;另外,与他感情深厚的太子也被连累,让他死难瞑目。
&esp;&esp;如果他认罪,他家人和太子能够保全,他也死而无憾了。
&esp;&esp;“王将军,之前有人罗织罪名陷害你,现已被我关押起来。你身上只剩下太子奴仆一件事情,好好想想,是否见过太子奴仆?后天再给我答案!”
&esp;&esp;李瑄郑重向王忠嗣说道。
&esp;&esp;今天是来和王忠嗣会个面,不必多问。
&esp;&esp;等明天他打击过李林甫,让李隆基对李林甫产生怀疑。
&esp;&esp;再东宫见太子。
&esp;&esp;李瑄知道王忠嗣的儿子王震,女儿王韫秀,女婿元载,都关押在长安。
&esp;&esp;李林甫也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王忠嗣的其他罪过。
&esp;&esp;但此时元载还未堕落,没有诬陷老丈人。
&esp;&esp;王忠嗣为救自己的子女,为让太子继续保住位置,会听从李瑄的安排。
&esp;&esp;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机
&esp;&esp;在监牢中,李瑄前前后后只向王忠嗣说两句话。
&esp;&esp;透露一个信息,就已经够了!
&esp;&esp;多了也不便说,也没有意义!
&esp;&esp;李瑄知道王忠嗣不可能再入军旅之中,他只想保住王忠嗣的性命。
&esp;&esp;离开前,李瑄吩咐杨慎矜好吃好喝招待。
&esp;&esp;这几天就不要有那么多心思了!
&esp;&esp;翌日,兴庆宫早朝。
&esp;&esp;举行完朝礼后,朝会正式开始!
&esp;&esp;“启禀陛下,臣兼御史大夫后,马不停蹄地处理王忠嗣案,希望能速回边疆,为国家建功。”
&esp;&esp;“然臣昨日发现,王忠嗣除疑似联接太子以外,其他的罪名皆为台院侍御史李珦罗织。他翻阅长安及周边悬而未决的案子,威逼利诱与案子有关的证人,足足取证十三人,每人十贯钱,让他们出来做伪证,为王忠嗣加罪!”
&esp;&esp;“而王忠嗣任人唯亲、纵兵劫掠等罪名,他们根本未去太原、灵武调查,纯属臆断。监军一直在太原,从未汇报过类似的事情,他们竟比监军知道的还多。”
&esp;&esp;“臣以为王忠嗣有嫌疑在身,虽贬为平民,但亦是陛下养子。李珦用子虚乌有的事情,诬陷王忠嗣,为大不敬之罪!臣希望能希望严惩李珦,以儆效尤。”
&esp;&esp;在宰相主持完日常事务后,李瑄出班向李隆基一拜,有条不紊地禀告道。
&esp;&esp;他在弹劾台院侍御史李珦。
&esp;&esp;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