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政事全部托付,这是何等的信任?
&esp;&esp;那时候的李林甫是权势的最高峰,谁敢上书劝谏,奏折没到李隆基手里,就被李林甫派人乱棍打死,如赵奉章一样!
&esp;&esp;“长安官吏犯法贬到地方后,他们就能老老实实为百姓做事吗?”
&esp;&esp;对于这一点,李瑄怏怏不乐。
&esp;&esp;“自古都是如此。”
&esp;&esp;李适之觉得习以为常,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
&esp;&esp;因为官吏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没有谋反、大逆、大不敬很少会被直接处死。
&esp;&esp;“虽未推倒李林甫,然此战我们大胜。李林甫失去的,不仅仅一个吏部尚书。”
&esp;&esp;李瑄抛弃这些让他意难平的念想,举杯向李适之恭贺。
&esp;&esp;就因为青楼妓女的一句话,让李瑄猜出李林甫的目的,栽了一个大跟头,算是报了刺杀之仇。
&esp;&esp;“有七郎在,为父福气也。全赖七郎今年才能如此美妙!”
&esp;&esp;李适之欢快,举杯畅饮。
&esp;&esp;若非岁暮,他都忘了李瑄才十六岁。连表字都无法取!
&esp;&esp;二十岁及冠,得有表字!
&esp;&esp;在一家人和谐美好,庆祝岁暮的时候,出现不和谐的事情。仆人禀告,右相来访!
&esp;&esp;“今日岁暮,不适合拒客于门外。况且父亲气势上升,见一见又有何妨?”
&esp;&esp;李适之刚想拒绝,却被李瑄劝阻。
&esp;&esp;“前厅掌烛,将右相带至。”
&esp;&esp;李适之向仆人吩咐。
&esp;&esp;随后他带着李瑄,去见李林甫。
&esp;&esp;“右相,您又老了一岁啊!”
&esp;&esp;李适之进入前厅,先声夺人。公共场合,两人互相执礼。私下谁都不会对谁客气,已是水火之势。
&esp;&esp;杨璹事件,让李适之看到李林甫的阴险,彻底撕破脸面。
&esp;&esp;“老有老的好处,汉代时,文帝同问左丞相陈平与右丞相周勃国事,年轻一点的周勃一问三不知;年老的陈平却对答如流。所以周勃只能辞去相位,屈居于陈平之下。”
&esp;&esp;“不过周勃还是聪明的,能急流勇退。就怕有的人到时候没那种机会。”
&esp;&esp;李林甫坐在位置上不起身,也是大有所指地说道。虽然今日他失去许多,但他迟早重新像开元末年那样,翻云覆雨。
&esp;&esp;果然,这一句话把李适之气得不轻。
&esp;&esp;“昔日伊尹、霍光的权力那么大,却依然谨言慎行,他们光耀千古,但结局依然令人寒心。这还是他们的能力,配得上他们的权力。当一个人的权力大于能力的时候,怕是将来入土都不会安息!”
&esp;&esp;李瑄代替李适之,向李林甫缓缓说道。
&esp;&esp;“春秋的时候,智瑶很聪明。但他不懂得尊重别人,所以智氏灭亡。人还是要有德行。”
&esp;&esp;李林甫面色一变,这是人身攻击啊!他出口教训李瑄。
&esp;&esp;“前不久,我擒可汗大胜归来,在灵武的时候被手持强弩的刺客刺杀。汉代的丞相魏相,能因疏广的言论摘下自己的帽子道歉。为什么同样为相,有的人心胸如此狭窄!”
&esp;&esp;李瑄以此讽刺李林甫,德行这两个字从李林甫口中说出,已经变味。
&esp;&esp;“左相,我本想祝贺你又长一岁。既然你不欢迎我,那我就告辞了。”
&esp;&esp;李林甫怕再呆在这里,被李瑄气死。
&esp;&esp;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在右相府没心思过年,就是来试探一下李适之。
&esp;&esp;但李瑄跟在李适之身边,他不能多言语。
&esp;&esp;“恕不远送!”
&esp;&esp;李适之带着李瑄,继续过年……
&esp;&esp;第89章 王昌龄
&esp;&esp;右相府。
&esp;&esp;“李瑄这竖子,竟然把被刺杀的事算在我头上。若是我,必找一百弩射死他!”
&esp;&esp;回到右相府后的李林甫大为光火。
&esp;&esp;当时李瑄是暗指他心胸狭窄,他还没有机会辩驳。
&esp;&esp;他怎么没想到找强弩手暗杀这一点?
&esp;&esp;“大人,岁暮之夜,何必动怒呢!”
&esp;&esp;李岫劝说道。
&esp;&esp;他心中也疑惑,难道刺杀李瑄不是父亲所为吗?
&esp;&esp;只是作为儿子,他不敢多问。
&esp;&esp;“我堂堂首席宰相,却卸任吏部尚书。怕是长安的权贵,都在笑话我。我必须再立威信,让他们知道圣人依然信任我,李林甫还未倒!”
&esp;&esp;别看李林甫还左相府嘲弄李适之,但他心里是十分不甘的。
&esp;&esp;“大人请三思!此时您宜静不宜动。圣人心中有芥蒂,您应该蛰伏起来,勤恳政务,为圣人分忧,待风波平静,再伺机而动!”
&esp;&esp;“大人声望虽被打击,但大人还是宰相啊!”李岫最后还不忘向李林甫提醒。
&esp;&esp;李林甫恍然,值此之际,他不能再顶风作案,以免让圣人厌恶。
&esp;&esp;“大郎说得对!为父就暂时忍下这一口气。看李适之和韦坚能得意多久!”
&esp;&esp;“方才见左相府喜庆,我们右相府不能落人闲话。把小郎和小娘们唤出来。”
&esp;&esp;李林甫开始安排过年事宜。
&esp;&esp;若传出去右相府年夜都未过,岂不是又输一头?
&esp;&esp;右相府,嘉猷观中。
&esp;&esp;“八娘,阿爷唤你宴会!”
&esp;&esp;李岫亲自去喊在嘉猷观中的李腾空。
&esp;&esp;平康坊斜曲最大的府邸是李林甫府,这曾经是李靖的府邸,被李林甫一再扩建。
&esp;&esp;李林甫非常会李隆基的心意,李隆基信道教,慕神仙。
&esp;&esp;李林甫表现成虔诚的“修道者”,将自己宅院东南角,建立一个道观。
&esp;&esp;正好女儿李腾空慕道,让李腾空为观主。
&esp;&esp;“新年将近,阿爷的罪孽太多,我要替阿爷悔过,替家人消灾。”
&esp;&esp;李腾空不同于盛唐其他女道士,是一个真正的修道者,她学习医术,钻研道法,修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