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esp;&esp;士兵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李瑄等人来到中军大营。
&esp;&esp;“程将军,为何没有本将军令,就擅自离开后军。”
&esp;&esp;张齐丘见李瑄等人不拜,先声夺人向程圭质问。
&esp;&esp;“战局千变万化,机遇稍纵即逝。程将军英明,把握住局势,使得我丰安军残存,又令突厥左厢诸部溃散。这是古之名将,才能具备的眼界。古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周亚夫因此平定七国之乱;赵充国因此驱逐先零羌。如果失败,军法加身程将军不会有怨言。但成功了,足矣名留青史。”
&esp;&esp;李瑄嗤笑一声,帮助程圭说话,并再次讽刺张齐丘没有眼界。
&esp;&esp;就算是到长安,李隆基也会夸奖程圭的机智,不会计较程圭没有听从张齐丘的话。
&esp;&esp;张齐丘脸色铁青,先前李瑄对还有礼,现在一再出言不逊,扫他面子。
&esp;&esp;但李瑄已成势,这一战后,必然平步青云。
&esp;&esp;“本将就不追究了。此战李将军为首功,本将会如实向王帅禀告。”
&esp;&esp;张齐丘强压着怒气,笑着对李瑄说道。
&esp;&esp;“末将斗胆问将军,您有什么更好的计策,去解前军之围?”
&esp;&esp;李瑄突然向张齐丘询问。
&esp;&esp;“本将早就料到李将军有关张之勇,可以守住高坡。为保持士兵良好状态,故而正常行军。”
&esp;&esp;张齐丘面不改色地说道。
&esp;&esp;“将军统千军万马,读过《孙子》《吴子》吗?”
&esp;&esp;李瑄又不是猪,怎么会信张齐丘的鬼话。他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esp;&esp;有一个人,可是一直想他死啊!
&esp;&esp;“李将军什么意思?”
&esp;&esp;张齐丘感觉李瑄在侮辱他。
&esp;&esp;“我觉得读过《孙子》《吴子》的人不会这么做?我又突然想到滥竽充数的故事。”李瑄越说越过分。
&esp;&esp;“你!”
&esp;&esp;张齐丘见李瑄蹬鼻子上脸,气得咬牙切齿。
&esp;&esp;李光弼和程圭目瞪口呆,李瑄还真敢说。
&esp;&esp;“明日开始,进攻阿波达干等部。前锋之事呢?”
&esp;&esp;再次忍了,张齐丘又对李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