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其他士女,又不自觉地凑上前。
&esp;&esp;广陵郡的船上,物产最丰富,有漆器、锦、镜、铜器,甚至还有山珍海味……
&esp;&esp;丹阳郡的船上,堆积着京口绫、京口衫缎……
&esp;&esp;晋陵郡的船上,展示着工艺精美的名瓷、绫绣……
&esp;&esp;会稽郡的船上,数不尽的细罗、青瓷、吴绫、罗、绛绣……
&esp;&esp;南海郡的船上,堆满了玳瑁、珍珠、象牙、沉香……
&esp;&esp;豫章郡的船上,排列着酒器、茶釜、茶铛、茶碗……
&esp;&esp;宣城郡的船上,盛载着黄连、宣纸、毛笔、空青石……
&esp;&esp;始安郡船,陈列着翠色鸟羽、蕉葛布、蚺蛇胆、翡翠……
&esp;&esp;吴郡的船上,整齐地摆放着江南特产刺绣、方纹绫……
&esp;&esp;船中皆有米,如吴郡的三破糯米,广陵郡的贡米等等。
&esp;&esp;船夫都江南水乡的打扮,箬笠、芒鞋、宽袖衣衫。
&esp;&esp;……
&esp;&esp;一艘接着一艘,数百艘船只,绵延数里,向世人展示着大唐的丰收和大地的馈赠。
&esp;&esp;天空中的鸟儿似乎也被吸引,在船只的上方飞来飞去,让展览会更加应景。
&esp;&esp;“这得多少船啊!”
&esp;&esp;“啧啧……好多宝物。我在书上见过那东西,那是象牙。”
&esp;&esp;“原来南方的物品长这样。”
&esp;&esp;“呼……那些漆器太美了。据说以后可以东市上买到。”
&esp;&esp;“江南的绫罗绸缎真精致,能摸一下就好了。”
&esp;&esp;长安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一幕,纷纷喝彩,连连鼓掌。
&esp;&esp;长安平时是看不到船的,更别说一下目睹这么多桅杆。
&esp;&esp;旁边裴晃跳起来嗷嗷叫。
&esp;&esp;李瑄见这眼花缭乱的大唐繁荣,心潮澎湃。觉得不虚此行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惆怅。
&esp;&esp;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esp;&esp;也只剩十来年的时间。
&esp;&esp;这使得此次盛会,如同大唐的挽歌一样。
&esp;&esp;站在望春楼上的李隆基,看到的是江山如画,君临天下的满足感。
&esp;&esp;旁边李林甫露出如平常一般的微笑,他早已稳固权柄,这是他的时代。
&esp;&esp;什么李适之,什么太子,都挡不住他的计谋。
&esp;&esp;就在这时,陕县尉崔成甫粉墨登场。
&esp;&esp;他出现在一号船只上,穿着缺胯绿衫和锦半臂,露着半个膀子,头上戴着红色的抹额。
&esp;&esp;“咚咚……”
&esp;&esp;崔成甫的腰间还挂着一架精致的羯鼓。
&esp;&esp;随着崔成甫用两槌敲击羯鼓,数百名穿着艳丽衣服,年轻漂亮的女子出现在每艘船的船头上。
&esp;&esp;“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esp;&esp;在急促、响亮的羯鼓下,崔成甫唱着专为李隆基改编的歌谣。
&esp;&esp;所有女子齐声接唱。
&esp;&esp;与此同时,一艘艘船只上,琵琶羌笛,胡琴杂乐响起迎和。
&esp;&esp;普通的百姓,完全沉浸在此次的欢呼之中。
&esp;&esp;“酣畅淋漓之感,如在泰山封禅之时。”
&esp;&esp;李隆基龙颜大悦,他对旁边的高力士说道。
&esp;&esp;“韦坚有宰相的才干啊!”
&esp;&esp;李隆基又不加掩饰地对左右的李林甫和李适之提示。
&esp;&esp;李适之心无波澜,但李林甫却面色微变。
&esp;&esp;韦坚的妻子是姜皎的女儿,他是李林甫舅父的女婿。
&esp;&esp;本来韦坚应该亲近李林甫的。
&esp;&esp;但韦坚的亲妹妹又嫁给太子李亨。韦坚认为太子迟早荣登大宝,故意疏远李林甫。
&esp;&esp;现在李隆基这么一说,让李林甫对韦坚产生嫉恨。
&esp;&esp;心想着一有机会,必整死韦坚。
&esp;&esp;“都说尧舜是上古圣君,在臣看来,我朝远比尧舜时代繁荣。圣人开天辟地,历朝历代君主都不如圣人雄才。”
&esp;&esp;李林甫心里不论想什么,嘴上永远是甜言蜜语。
&esp;&esp;“这是朕和诸卿共同的功绩!”
&esp;&esp;李隆基展开双臂,像是将潭中所有船只拥抱在怀里。
&esp;&esp;“力士,令宫廷乐伎,与民同乐,共同演绎这开天辟地的盛世。”
&esp;&esp;李隆基看到两岸百姓欢呼不断,向又高力士吩咐。
&esp;&esp;高力士称是后,前去安排。
&esp;&esp;不一会儿,宫廷乐师登上一艘艘空置的小船,分数十个区域,在潭水周围,演绎着不同的乐曲。
&esp;&esp;美妙的音乐一点都不失节奏,让观者流连忘返。
&esp;&esp;百姓们的掌声从未停过,从李瑄到来,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刻。
&esp;&esp;即将结束的时候,韦坚划着船只,到望春楼下,再次献上百牙盘食。
&esp;&esp;当韦坚登上望春楼,又向宰相、大臣致以厚重礼物。
&esp;&esp;但是他为左右宰相准备的礼物,竟然一模一样。让李林甫更加怨恨韦坚。
&esp;&esp;李隆基看够以后,回到望春楼的宴堂。
&esp;&esp;韦坚在皇帝和文武大臣面前,介绍此潭的生成。
&esp;&esp;“请陛下为此潭赐名!”
&esp;&esp;最后,韦坚向李隆基一拜。
&esp;&esp;“此潭将东西南北天下货物运送到长安城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朕将之命名为广运潭!”
&esp;&esp;“陛下圣明!”
&esp;&esp;李隆基话落,文武百官纷纷叫好。
&esp;&esp;李隆基观礼一天,不知是累了,还是想玉环娘子了,吩咐起驾回宫。
&esp;&esp;看到百姓们山呼不减,李隆基让乐师们继续演奏,天黑准归。
&esp;&esp;望春楼前羽林军护卫仪仗返回。
&esp;&esp;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