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54节(1 / 2)

&esp;&esp;耿子茂拍胸脯道:“放心,保证让你能挺直腰杆和陛下陈侯说话。”

&esp;&esp;就在两人讨论前途的时候,足利义持率领大军来到了陆后平原。

&esp;&esp;一场决定日本生死的战役,就此拉开。

&esp;&esp;第508章 不对称战争

&esp;&esp;足利义持本以为,明军占据陆后城那么久,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不过他并不惧怕。

&esp;&esp;“陆后城是为了抵御虾夷人袭扰而建,城墙只有一丈高,防御工事非常简陋。”

&esp;&esp;“就算明军从占领之日起就加固城防,也无济于事,我大军轻易可破之。”

&esp;&esp;他的这一番分析,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esp;&esp;缺少人手和建筑材料,时间又短,大明很难建立牢固的工事。

&esp;&esp;一丈多高的城墙,派几个人叠罗汉都能翻过去。

&esp;&esp;没有城防相助,十五万对四万,优势在我。

&esp;&esp;只是当他们到达陆后城附近,却惊讶的发现,大明确实重修了防御工事,但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esp;&esp;明军并没有加固城墙,也没有挖护城河之类的,而是在城墙的周围挖了很多半尺深的坑。

&esp;&esp;坑与坑之间的地面上,埋着一根露出地面尺多长的碗口粗木桩。

&esp;&esp;这些坑和木桩的密度并不大,隔七八尺才有一个。

&esp;&esp;但分布范围很广,城墙周围五十丈距离。

&esp;&esp;看到这一幕,足利义持等人目瞪口呆,完全搞不懂是什么意思。

&esp;&esp;一名部下说道:“明军在做什么?他们不会想用这些小坑和木桩,来阻止我们攻城吧?”

&esp;&esp;另一名部下笑道:“谁知道呢,也许他们昏了头呢。”

&esp;&esp;不少人附和道:“我看他们就是昏了头……哈哈。”

&esp;&esp;“得我大军安顿好,定可一战而下,让明军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esp;&esp;“也让他中原皇帝知道,他们不过是日落处天子,我大日本的天皇陛下才是日出处天子。”

&esp;&esp;这是引用隋朝时典故,当时日本天皇派人去见杨广,国书上写的就是:

&esp;&esp;日出处天子,见日落处天子。

&esp;&esp;后来刘仁轨在白江口一战击溃日本水师,彻底将日本打服,确立了中日接下来千年的主从地位。

&esp;&esp;日本就再也没有谁提什么日出处天子了。

&esp;&esp;此时有人重新提起,确实挺应景,也算是个吉照。

&esp;&esp;众人都纷纷附和着大笑起来:

&esp;&esp;“哈哈……说的好,我大日本才是日出处天子。”

&esp;&esp;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他们一般,不少人面露忧色。

&esp;&esp;都被人家打到家门口了,还什么日出处天子,闹呢?

&esp;&esp;这时一名叫伊藤正夫的老将,劝道:

&esp;&esp;“事出反常必有妖,明军身经百战不会做无用功,他们这么做定然有诈,不可不防啊。”

&esp;&esp;足利义持颔首道:“兵部卿所言甚是,大明陆军所向披靡定有所侍,我们且不可浪战。”

&esp;&esp;伊藤正夫见他听了自己的劝,心中一喜趁机说道:

&esp;&esp;“对于此战,老臣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esp;&esp;足利义持眉头微皱,伊藤正夫是反对决战的,不用听他都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esp;&esp;然而气氛烘托到这里了,他也不好拒绝,只能说道:

&esp;&esp;“兵部卿但讲无妨。”

&esp;&esp;伊藤正夫语气恳切的道:“明军远来补给不易,且冬日将临,气候于明军也多有不利。”

&esp;&esp;“他们的大军定然无法长久在日本作战。”

&esp;&esp;“我以为,他们定然希望我们与其发起决战,以求速战速决。”

&esp;&esp;“一旦他们击败我军主力,就会分兵四出打击地方藩主大名,届时日本国祚不存矣。”

&esp;&esp;“明军最近的一系列表现,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esp;&esp;“以大御所阁下的英明,定然能察觉到此点。”

&esp;&esp;足利义持不禁颔首,这话虽然不好听却一语中的,明军希望速战速决的打算可以说是摆在明面上的。

&esp;&esp;伊藤正夫见他没有生气,还以为他听进去了心中更喜,连忙继续说道:

&esp;&esp;“既然明军希望速战速决,为何我们要遂了他们的愿呢?”

&esp;&esp;“我们不妨与其对峙拖延时间,每过一日我方的胜算就多一分,明军的胜算就少一分。”

&esp;&esp;足利义持反问道:“明军水师强大,他们可以从任意地方登陆作战,如之奈何?”

&esp;&esp;伊藤正夫马上回道:“坚壁清野,加固城防,能守则守,不能守则留一座空城给他们。”

&esp;&esp;“到时明军若退走,我们可不战而拿回城池。”

&esp;&esp;“明军若分兵把守城池,我们就可个个击破。”

&esp;&esp;“战线越长,我们抵抗的力量就越强,大明的优势就越弱。”

&esp;&esp;“况且战事旷日持久,明军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esp;&esp;“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因着急而出错!”

&esp;&esp;“到时我们再大举反攻,必能一举而破敌,将明军全数歼灭于日本国土之上。”

&esp;&esp;一席话说的伊藤正夫自己都激动不已,这可是他深思熟虑后拿出的战术。

&esp;&esp;自认为是目前最佳的策略。

&esp;&esp;他身后一群保守派,也都纷纷出声支持。

&esp;&esp;说起来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敌人越想要什么,我们就越不能满足他们。

&esp;&esp;这是最简单的兵法应用。

&esp;&esp;就连不少激进派都意动不已,这听起来确实比决战靠谱啊。

&esp;&esp;虽然这个法子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可胜在稳妥。

&esp;&esp;决战虽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可万一失败了呢?

&esp;&esp;就一无所有了。

&esp;&esp;然而他们不知道,有句话叫做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esp;&esp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