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只是这些理论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去验证。
&esp;&esp;但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思想开始转变,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esp;&esp;事实再一次证明了陈景恪思想的正确性,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学派对大同思想的重视程度。
&esp;&esp;有一说一,以前他们重视大同思想,是形势所逼。
&esp;&esp;其中的很多思想,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esp;&esp;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原来不是安平侯错了,是我们见识太短浅。
&esp;&esp;当这些学者开始正视并接受大同思想,他们融入这个框架的阻碍也彻底消失了。
&esp;&esp;大同思想的完善,以及对传统思想的革新工作,陡然加快了许多。
&esp;&esp;陈景恪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esp;&esp;关于这次的官制变革,他也有些忐忑。
&esp;&esp;一个不好,那可是会造成国家动荡的。
&esp;&esp;所幸,结果还不错。
&esp;&esp;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想法加上这个时代的精英的完善,是可以开创一个与前世不同的世界的。
&esp;&esp;一个独属于这个世界的新世界。
&esp;&esp;就在陈景恪踌躇满志的时候,杜同礼一脸便秘的找了过来:
&esp;&esp;“侯爷,您猜我发现了什么。”
&esp;&esp;陈景恪无语的道:“你都这表情了,还有心思开玩笑呐?”
&esp;&esp;杜同礼苦笑道:“我这不是苦中作乐吗……不过这事儿您绝对猜不到。”
&esp;&esp;陈景恪好奇的道:“到底什么事儿,让你这副表情。”
&esp;&esp;杜同礼没有再卖关子,一副蛋疼的模样说道:
&esp;&esp;“张定边,他主动联系我们锦衣卫了。”
&esp;&esp;陈景恪惊讶的提高声音,说道:“谁?哪个张定边?”
&esp;&esp;第498章 老朱的回忆
&esp;&esp;张定边,陈友谅麾下第一名将。
&esp;&esp;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死,张定边拥立其子陈理为帝,据武昌而守。
&esp;&esp;后朱元璋大军包围武昌,两月攻城不下。
&esp;&esp;但任谁都能看得出,陈汉已经无力回天。
&esp;&esp;最终张定边与朱元璋达成君子协议,陈汉可以归降,但朱元璋要保证不残害陈友谅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