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7节(1 / 2)

&esp;&esp;关键是新皇的这番心机,实在让人感到敬畏。

&esp;&esp;也有人坚定的认为:“这手段太熟悉了,肯定是出自安平侯之手。”

&esp;&esp;但不管是谁想到的这个法子,朱雄英都通过这次行动,向群臣展示了自己的风格和手段。

&esp;&esp;洪武帝的铁腕,建章帝的手段,可以说是两者的综合加强版。

&esp;&esp;群臣首次感受到了,来自于新皇的压力。

&esp;&esp;一种精神上的压力。

&esp;&esp;这个皇帝,果然不好对付啊。

&esp;&esp;宫里,朱雄英叉着腰,嚣张的大笑道:

&esp;&esp;“小圆圆,爹爹厉害吧。”

&esp;&esp;圆圆坐在地毯上,拍着两只小手,笑的别提多开心了。

&esp;&esp;她自然听不懂朱雄英在说什么,只是觉得他的样子很好玩。

&esp;&esp;这让朱雄英更是得意:“还是小圆圆最懂爹爹。”

&esp;&esp;刚刚走进来的陈景恪,看到这一幕很是无语:

&esp;&esp;“她小孩子能听懂什么。”

&esp;&esp;朱雄英抱起圆圆,问道:圆圆,爹爹厉害不厉害。”

&esp;&esp;圆圆奶声奶气的道:“爹爹……厉害……”

&esp;&esp;朱雄英示威般的撇了陈景恪一眼,说道:

&esp;&esp;“谁说小圆圆不懂,我们聪明着呢。”

&esp;&esp;圆圆:“聪明……聪明……”

&esp;&esp;陈景恪懒得和他计较,朝门外说道:“来,把圆圆带走。”

&esp;&esp;被赶到门外的奶娘连忙小跑着进来,把依依不舍的圆圆给抱走了。

&esp;&esp;小孩子最会看人脸色,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亲近谁。

&esp;&esp;圆圆最亲近的,无疑就是朱雄英。

&esp;&esp;没辙,这货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儿不对,对圆圆那是疼爱的陈景恪都觉得过分了。

&esp;&esp;要说他是女儿奴,也没见他和自己的女儿这般亲近。

&esp;&esp;要说他媳妇奴……就没见过这种好吧。

&esp;&esp;反正,陈景恪找不到什么解释的理由。

&esp;&esp;只能认为他脑子有问题。

&esp;&esp;等奶娘把人抱走,陈景恪说道:“官制变革的事情,你准备的如何了?”

&esp;&esp;最近他一直在忙着筹备洛下学宫大会,对朝廷这边的关注不算多。

&esp;&esp;他关注少还有一个原因。

&esp;&esp;在内部,这次变革也是对朱雄英的一次测试。

&esp;&esp;看他对朝局的掌控,看他能否独立完成如此大的变革。

&esp;&esp;只有这样,老朱和朱标才能真正放心。

&esp;&esp;当然了,陈景恪不参与进来,还有个老生常谈的原因。

&esp;&esp;降低自己的危险性。

&esp;&esp;这次变革的主题,就是官制。

&esp;&esp;牵扯到无数人的帽子问题。

&esp;&esp;如果陈景恪插手了,必然会有无数人投靠他。

&esp;&esp;就算他不想结党都没有办法,别人会硬往上靠。

&esp;&esp;有人会说了,你靠我不认不就行了。

&esp;&esp;对不起,不行。

&esp;&esp;这些人不光会硬靠,还会打着陈景恪的幌子拉帮结派。

&esp;&esp;你是安平侯提拔的人吗?我也是啊。

&esp;&esp;那我们大家都是安平侯的人,以后要多多帮衬啊。

&esp;&esp;于是,在陈景恪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个因他而组成的政治小群体就诞生了。

&esp;&esp;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esp;&esp;所以,陈景恪置身事外,是最合适的办法。

&esp;&esp;对此,大家都心照不宣。

&esp;&esp;不过陈景恪也并不是完全不管不问,真要这么干了,那就是自外于皇家。

&esp;&esp;这个中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esp;&esp;目前来说,陈景恪把控的还是比较好的。

&esp;&esp;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了解一下进展的。

&esp;&esp;比如今天。

&esp;&esp;朱雄英没好气的道:“我现在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都晚,圆圆都和我生疏了。”

&esp;&esp;“好不容易偷个懒陪她晚玩一会儿,你又来搅和。”

&esp;&esp;陈景恪作势转身:“那我走?”

&esp;&esp;朱雄英道:“行了行了,坐吧。”

&esp;&esp;两人各自落座,谈起了最近的筹备工作。

&esp;&esp;对整个体制的变革,肯定不是说说就行的。

&esp;&esp;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

&esp;&esp;现在朱雄英就在带领内阁学士,以及朝中的重臣,在完善这个方案。

&esp;&esp;在围绕管人、管事的总原则之下。

&esp;&esp;新机构怎么设置,职权范围怎么划分等等,都要更加明确。

&esp;&esp;还要给各部门,制定最基本的职业守则。

&esp;&esp;这些都弄好之后,还要挑选合适的人去担任这个职务。

&esp;&esp;这个变革的大致方向,自然是陈景恪提出来的,不过他并没有照搬前世的机构设置。

&esp;&esp;现在的大明,已经走上了一条与古代不同,也和前世不一样的道路。

&esp;&esp;前世的经验只可作为参考,不能当做标准答案。

&esp;&esp;更何况,前世大多数政治群体,也在不停的自我调整。

&esp;&esp;使自己更加适应新局势。

&esp;&esp;所以,照搬前世没有任何意义。

&esp;&esp;陈景恪也只是提供一个大体的方向,具体机构怎么设置,还需要这个时代的精英一起讨论。

&esp;&esp;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

&esp;&esp;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最了解这个时代。

&esp;&esp;朱雄英将大致的情况讲了一下,又将一些疑难问题拿出来,与陈景恪进行了讨论。

&esp;&esp;比如关于吏部的定位。

&esp;&esp;现在内阁就是事实上的丞相府,官员任命要经过他们的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