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7节(2 / 2)

对新政自然都是支持的,也都进行过详细的了解。

&esp;&esp;只不过两人了解的方向不太一样。

&esp;&esp;杨荣是福建人,更关注的是工商业:

&esp;&esp;“自从开海以后,我们那里造船业和商业就繁华起来,许多人凭此过上了好日子。”

&esp;&esp;“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作坊遍地都是。”

&esp;&esp;“很多作坊都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做工,为了找人他们只能抬高人工价格。”

&esp;&esp;“而且还有雇工法保障雇工的基本权益……很多人开始去作坊做工。”

&esp;&esp;“现在在我们那里,去作坊做工比种地收入还高。”

&esp;&esp;“不过商业的繁荣,也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esp;&esp;“交通便利之处,人都非常有钱,偏远之处依然如之前那般。”

&esp;&esp;“直到第一期国家计划施行,朝廷鼓励地方修桥铺路、开通沟渠。”

&esp;&esp;“还要求各地衙门,主动为本地的商品寻找出路……”

&esp;&esp;“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也因此享受到了好处。”

&esp;&esp;杨溥赞道:“安平侯真乃天下第一智者,对局势的把控恰到好处。”

&esp;&esp;“总能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恰当的变革,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esp;&esp;“是啊,安平侯是真目光如炬。”杨荣先是赞叹,转而又说道:

&esp;&esp;“不过他的变革还是太过激进,以至于很多官吏都无法理解他的意图。”

&esp;&esp;“有些了解了,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去做。”

&esp;&esp;“国家计划的施行,其实并不顺利。”

&esp;&esp;“福建算是变革的第一线,都尚且如此,内地省份想来情况更不理想。”

&esp;&esp;杨溥颔首说道:“杨兄所言在理,国家计划在我们那里,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esp;&esp;“倒也不能全怪地方官吏,大家的心思更多还是在除虫上。”

&esp;&esp;血吸虫,两湖地区受灾最严重。

&esp;&esp;别的不说,光洞庭湖区域,就够两省折腾的了。

&esp;&esp;而且这里的血吸虫治理不好,也会影响到下游的地区。

&esp;&esp;目前来说,两省最主要的任务依然是除虫。

&esp;&esp;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发展经济,只是重心不一样。

&esp;&esp;朝廷这些年的新政,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即便没有大力发展工商业,百姓的日子也普遍好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