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祺微微点头,这一点高层几乎都知道了。
&esp;&esp;也是很少有人愿意和陈景恪为敌的原因。
&esp;&esp;因为你不知道他啥时候布个局,将你给装进去了。
&esp;&esp;李善长继续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他还需要游说皇帝和群臣,获得大家的认可,来推动某些事情。”
&esp;&esp;“到后来,情况就变了,是事情推着事情在走。”
&esp;&esp;“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嵌入一个新的环就可以了。”
&esp;&esp;见李祺一脸迷惑,他想了一下说道:
&esp;&esp;“就如滚雪球,最开始的时候,他需要把雪球滚起来,推着雪球走。”
&esp;&esp;“在雪球滚动的过程中,会有新的雪加入进来,雪球会变大。”
&esp;&esp;“当雪球足够大的时候,就开始靠自己的惯性移动。”
&esp;&esp;李祺露出了然之色,然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esp;&esp;“可是当雪球足够大的时候,也会脱离他的掌控吧?”
&esp;&esp;李善长说道:“这是难免的,一旦大势形成,就不是个别人能改变的了的了。”
&esp;&esp;“这也正是他最恐怖的地方。”
&esp;&esp;“他知道雪球会往哪个方向滚动,提前将雪撒在雪球前进的道路上。”
&esp;&esp;“到目前为止从未出过错,雪球一直在按照他的布局前进。”
&esp;&esp;李祺点点头,这一点他也知道,可是……
&esp;&esp;“这些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吗?”
&esp;&esp;李善长肯定的道:“有,所有的布局,不论多高明,最终都要有个收束的点。”
&esp;&esp;“他所有的布局,都收束到了这篇文章,或者说是《大同世界》之上。”
&esp;&esp;李祺再次面露不解,这篇文章他也看过,怎么就没看出这些东西?
&esp;&esp;李善长不禁有些失望,这儿子是一点都没继承到他的能力啊。
&esp;&esp;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老二李芳在秦王朱樉那里混的还不错,听说长进很大。
&esp;&esp;即便如此,李善长最喜欢的依然是李祺。
&esp;&esp;没别的,孝顺。
&esp;&esp;而且李祺才能也不差,当年主持黄河改道,后续又去陕西主持封山造林,做的都非常不错。
&esp;&esp;如果不是碍于他这个当爹的一直在中枢,早就位列朝堂了。
&esp;&esp;现在他正式从内阁致仕,李祺才被召回中枢任职。
&esp;&esp;李善长也只是略微感慨一下,接着就开始为儿子分析自己的发现:
&esp;&esp;“你试想,如果陈景恪在十年前提出‘大同思想’,会是什么局面?”
&esp;&esp;李祺回道:“恐怕会被视为狂妄之徒,皇上也会疏远他。”
&esp;&esp;李善长说道:“不是恐怕,而是必然如此。”
&esp;&esp;“他用十几年时间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拿出大同世界,获得了皇家的支持。”
&esp;&esp;“别看现在读书人一致声讨,但等大同世界出版,都会乖乖的去买,去解读。”
&esp;&esp;李祺显然并不认同,说道:“您这推测也太牵强了,好像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发表这本书一般。”
&esp;&esp;李善长顿了一下,说道:“是我没说清楚,他做的那一切,自然不单单是为了发表这部书。”
&esp;&esp;“而是在十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为这部书的发表做布局了。”
&esp;&esp;李祺质疑道:“您从哪里看出来这一点的?”
&esp;&esp;李善长说道:“有两点是最浅显的。”
&esp;&esp;“其一,他在很早之前,就将佛道两教降服,否则今日佛道不会站在他这一边。”
&esp;&esp;李祺皱眉道:“这……他降服佛道,不是为了限制宗教,并让两教去教化四夷吗?”
&esp;&esp;李善长说道:“那不过是一石多鸟而已,打压驱使佛道的方法很多。”
&esp;&esp;“单纯的打压驱使,一样可以达成以上的目的。”
&esp;&esp;“他为何选择先打击,再降服,然后合作呢?”
&esp;&esp;“若当时他没有选择打压之后再合作,让佛道两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esp;&esp;“两家又岂会在今天站出来帮他?”
&esp;&esp;李祺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esp;&esp;佛道两教当时被打压的确实很惨。
&esp;&esp;可是在之后的一系列合作中,两教的影响力却扩大了数倍,影响范围更是延伸到了海外。
&esp;&esp;现在佛道两教支持他,不再是因为强权压迫,而是跟着他能得到好处。
&esp;&esp;如果没有后面的共赢,两教不但不会帮他,还会落井下石。
&esp;&esp;“可……万一是巧合呢?”
&esp;&esp;李善长反问道:“那么方孝孺怎么说?”
&esp;&esp;李祺顿时说不出话来。
&esp;&esp;都说陈景恪擅长下棋,可是方孝孺这步棋,直到现在都有很多人不明白。
&esp;&esp;主要是,这步棋一直未能体现出必要性。
&esp;&esp;要说之前帮陈景恪和腐儒们打嘴仗……换个人也一样能做到。
&esp;&esp;甚至那些嘴仗打不打其实都无所谓。
&esp;&esp;因为皇帝已经决定使用他的政策了。
&esp;&esp;可是陈景恪在这步棋上花费的功夫,却是非常大的。
&esp;&esp;别的不说,引导方孝孺悟出唯物学,一手培养出一名大宗师。
&esp;&esp;这种投资史无前例。
&esp;&esp;可是现在,大家终于明白这步棋的作用了。
&esp;&esp;虽然还没有看到《大同世界》的全貌,但仅仅是从报纸上这篇文章,就能窥探到。
&esp;&esp;这部书必然更倾向于唯物论。
&esp;&esp;有方孝孺之前的宣扬,大家都对唯物论思想有了一定了解。
&esp;&esp;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唯物论存在的事实。
&esp;&esp;现在《大同世界》发表,大家也更容易接受。
&esp;&esp;对相关内容,也更加容易解读。
&esp;&esp;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方孝孺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