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81节(1 / 2)

&esp;&esp;柳芸娘回道:“大王英明,为了组建这支大军,脱脱迷失五丁抽三。”

&esp;&esp;“这让他在金帐汗国人心尽失,如果失败将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esp;&esp;“对了,为了增加胜算,他还派出了使节联络各国,希望大家共同讨伐帖木儿。”

&esp;&esp;“也派了使者来秦国,就在路上。”

&esp;&esp;对此朱樉并不意外,这种决战肯定是能多拉一个盟友是一个:

&esp;&esp;“帖木儿那边呢,他就没有任何反应?”

&esp;&esp;柳芸娘回道:“有,帖木儿也派出使者前往各国发出照会。”

&esp;&esp;“要么帮他,要么中立。”

&esp;&esp;“出兵帮他的,战后可以获得战利品。”

&esp;&esp;“选择中立的,他可以承诺不会主动进攻对方。”

&esp;&esp;“如果出兵反叛,那就等着他大军的报复吧。”

&esp;&esp;“他也派了一支使节团来秦国,大概率是想稳住我们。”

&esp;&esp;朱樉微微颔首,问道:“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做?”

&esp;&esp;柳芸娘笑道:“大王这是在为难属下了,打探情报我当仁不让,这种军国大事您还是与其他人商议吧。”

&esp;&esp;朱樉笑道:“哈哈……倒是本王的不是了。”

&esp;&esp;“你继续关注双方的情报……嗯,帮我联系忽格鲁特,并与之建立稳固联系。”

&esp;&esp;柳芸娘疑惑的道:“您是想拉拢他?”

&esp;&esp;朱樉说道:“我只是多做一手准备。”

&esp;&esp;柳芸娘听出他不想多说,也就没有再问,起身告退。

&esp;&esp;之后朱樉喊来李芳等人,将情况与他们说了一下,然后问道:

&esp;&esp;“你们以为,我秦国应该怎么做?”

&esp;&esp;汤軏兴奋的道:“不是早就说好了吗,趁双方大战,我们从背后灭了帖木儿。”

&esp;&esp;朱樉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说道:

&esp;&esp;“出谋划策确实有点为难你了,你坐下听着就好。”

&esp;&esp;汤軏悻悻的坐下,智商又被鄙视了,可这确实是之前就说好的啊。

&esp;&esp;怎么能朝令夕改呢。

&esp;&esp;李芳正色道:“从战略上考虑,联弱击强是上策。”

&esp;&esp;“只是脱脱迷失引入立陶宛,情况又不一样了。”

&esp;&esp;徐膺绪疑惑的道:“立陶宛只有五万人,又是劳师远征,对局势的影响应该没那么大吧?”

&esp;&esp;李芳说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esp;&esp;“安平侯一再提醒,要小心极西诸国和基教。”

&esp;&esp;“这些年,我一直在收集关于那边的情报。”

&esp;&esp;“从基教创立以来,极西诸国就陷入了持续不断的宗教战争之中。”

&esp;&esp;“主要是基教扩张,蚕食其它宗教。”

&esp;&esp;“十年前立陶宛宣布皈依基教,代表着极西彻底成为基教的道场。”

&esp;&esp;“而立陶宛一直在觊觎着金帐汗国南部的土地。”

&esp;&esp;“一旦他们成功,也意味着基教的势力进入,届时我们将直面基教。”

&esp;&esp;朱樉非常满意,这李芳也算是锻炼出来了。

&esp;&esp;虽然有陈景恪提醒,但若本身没有全局眼光,也看不出这些端倪。

&esp;&esp;想到这里,他出声补充道:

&esp;&esp;“立陶宛这支五万人的军队,是由条顿骑士团、教廷等势力拼凑而成。”

&esp;&esp;“这些人最热衷于传教,他们组建联军的目的不言而喻。”

&esp;&esp;“虽然我们不惧基教,但目前秦国处在起步阶段,没必要与他们陷入长久僵持状态。”

&esp;&esp;“让金帐汗国将其堵在极西,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局面。”

&esp;&esp;“而且也符合当初安平侯制定的驱虎吞狼战略。”

&esp;&esp;所谓驱虎吞狼,就是利用伊教对抗、攻打基教。

&esp;&esp;对这两个宗教,朱樉都不喜欢,更准确说他对所有一神教都没有好感。

&esp;&esp;但相对来说,还是伊教更容易接触一点。

&esp;&esp;首先,它虽然不支持祖先崇拜,却也没有明确反对,你祭祀祖先也不会真的有人把你怎么着。

&esp;&esp;其次,它比基教更加具有包容性——当然,只是相对而言。

&esp;&esp;事实上,早期的基教更加极端,非我即敌。

&esp;&esp;伊教更具有包容性,甚至允许基教在自己势力范围内自由活动,建立教堂等等。

&esp;&esp;在文化上,伊教一度扮演着先进角色。

&esp;&esp;比如现代图书馆就是他们创立的,现代大学也是他们摸索出的雏形。

&esp;&esp;为什么后来他们变成保守极端的代名词了呢?

&esp;&esp;因为落后了呗。

&esp;&esp;落后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就会变得极端保守。

&esp;&esp;至少在大明时期,伊教还未走上极端道路,基教才是极端和黑暗的那一个。

&esp;&esp;一开始朱樉对陈景恪的许多计划,都不以为然。

&esp;&esp;其中就包括驱虎吞狼计划。

&esp;&esp;了解了这里的形势,以及伊教基教的情况,就只剩下佩服了。

&esp;&esp;对于驱虎吞狼的计划,也是十二分的支持。

&esp;&esp;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最大原因还是不够强。

&esp;&esp;如果秦国有大明的实力,什么基教伊教,统统平推过去。

&esp;&esp;目前秦国没有这个实力,只能采用务实的做法。

&esp;&esp;徐膺绪眉头微皱,说道:“我们要帮帖木儿?可是晋王那里怎么办?”

&esp;&esp;朱樉说道:“无妨,老三平定西域需要数年时间,暂时也无力对帖木儿发起进攻。”

&esp;&esp;“燕国虽然一统身毒,可内部依然没有完全平定,稳定人心也需要时间。”

&esp;&esp;“帖木儿被脱脱迷失缠住无力他顾,正好给了他们时间。”

&esp;&esp;徐膺绪想了想,确实如此。

&esp;&esp;秦国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