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78节(2 / 2)

&esp;&esp;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有钱了必然会对政治提出诉求。

&esp;&esp;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esp;&esp;到时候朱雄英只要按照名单,将他们背后的家族全部迁走,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esp;&esp;朱雄英兴致勃勃的,诉说着自己的全套计划:

&esp;&esp;“我准备在今年,分两批向全国招纳民间贤才,再额外向南方招募两批贤才。”

&esp;&esp;“总共招募三万贤才出仕。”

&esp;&esp;“如此一来,当能对全国的大户有个大致的了解。”

&esp;&esp;“待明年,将这些家族全部迁徙到几个固定的地方居住。”

&esp;&esp;陈景恪笑道:“你就不怕这些官吏心怀怨言?”

&esp;&esp;朱雄英毫不在意的道:“那怎么办?事实就是,人才大多都是从这些富户家里产生的。”

&esp;&esp;“除非我们不顾后果,坚决不用富户出身的人才,但这是不可能的。”

&esp;&esp;陈景恪点点头,这就是现实。

&esp;&esp;倒不是富户子弟更聪明,而是只有富户,才有资源去系统的培育人才。

&esp;&esp;朱雄英继续说道:“迁徙富户,本就是历朝历代都在采用的措施。”

&esp;&esp;“那些朝代也是一边打压富户,一边任用富户出身的人才,也没见谁出问题。”

&esp;&esp;“事实证明,这些人被迁徙固然难受,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

&esp;&esp;“人,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会主动寻死。”

&esp;&esp;“况且,在自己的仕途和家族利益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的。”

&esp;&esp;尤其是大明鼓励分户,很多大家族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

&esp;&esp;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和大家族的利益,哪个更重要这还用说吗。

&esp;&esp;更何况,又不是一开始就让他们掌握实权。

&esp;&esp;大明的用人制度已经固定,新出仕的官吏,必须去基层观政两年。

&esp;&esp;两年后再次考核,根据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正式分配职务。

&esp;&esp;而且也多是从基层做起。

&esp;&esp;就算这些人心有怨言,等他们有能力破坏朝纲,都到啥时候去了。

&esp;&esp;这么长时间,心里的怨气也早就没了。

&esp;&esp;更何况一旦加入这个体系,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又有几个人会去毁灭这个体系?

&esp;&esp;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