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他们只能对外宣布,事情太大要问仔细一点,所以进展缓慢。
&esp;&esp;老朱却一点都不着急,还反过来安慰他们慢慢来。
&esp;&esp;然而很快这些人自己就扛不住压力了。
&esp;&esp;压力来自于民间。
&esp;&esp;民间对于这一期的报纸反应很大。
&esp;&esp;大部分人都很高兴,认为这些人确实是大明的良心啊。
&esp;&esp;而且百姓们首次知道,原来他们都是理学出身,难怪如此贤良。
&esp;&esp;也只有理学,才有这个能力敢于直面皇权啊。
&esp;&esp;不过也有部分人表示了不满。
&esp;&esp;太上皇、皇上、太子,三人爱民如子,惠民政策一条接一条的出。
&esp;&esp;哪个人没有受到实惠?
&esp;&esp;皇帝不忍心处罚自己的儿子和女婿,这是人之常情。
&esp;&esp;须知虎毒不食子啊。
&esp;&esp;况且,最后不也是按照律法处置了吗,还把驸马杀了。
&esp;&esp;现在如此贬低他们,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esp;&esp;且理学这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在结党夺权。
&esp;&esp;这分明就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啊。
&esp;&esp;这些人自然受到了大家的批判,认为他们太阴暗了。
&esp;&esp;双方吵来吵去,却奇怪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esp;&esp;且等孔家这件案子,如果他们能公平审理,就说明这些人是君子。
&esp;&esp;如果他们包庇,那就是伪君子。
&esp;&esp;舆论发展到现在,明白人都知道,必然是有朝廷在引导。
&esp;&esp;然而还是那句话,没有丝毫反驳的办法。
&esp;&esp;真正让理学派感到绝望的,是新一期的大明周报再次发行。
&esp;&esp;这一期前半部分介绍了这件案子的进展。
&esp;&esp;并且将几个最恶劣最非人的罪行,详细的公布了出来。
&esp;&esp;这些文章的操刀人正是杨士奇。
&esp;&esp;之前他就编写过洪武大案集,对这方面可谓是最为擅长。
&esp;&esp;将案件写的代入感十足,让人看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孔家族诛。
&esp;&esp;接下来第二部 分,介绍了案件的进展。
&esp;&esp;一个字,慢。
&esp;&esp;但文章也为大家辩解了。
&esp;&esp;慢是因为案件复杂,他们想搞清楚,所以才慢的。
&esp;&esp;不是某些人揣测的想拖延时间,包庇罪犯之类的。
&esp;&esp;然后文章顺势就转到了第三部 分。
&esp;&esp;讲了关于理学和理学贤才的争议。
&esp;&esp;说什么,有人认为理学贤良们是沽名钓誉之辈云云。
&esp;&esp;这纯粹是胡扯。
&esp;&esp;虽然他们都是理学派,看起来很像结党营私。
&esp;&esp;但大家要相信他们的操守云云。
&esp;&esp;然后又将这些人的事迹,和他们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esp;&esp;学过新闻学的都知道,当你不停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确实能加深印象,但也会引起反感。
&esp;&esp;怎么着?你们这些理学大佬,除了逼迫皇帝出发皇子驸马,就没有干过别的实事儿了是吧?
&esp;&esp;就这么点事儿,天天吹有意思吗?
&esp;&esp;赶紧把孔家的案子给审出来行不行?
&esp;&esp;最致命的还是,被报纸引导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
&esp;&esp;理学派这些贤良,除了逼迫皇帝处置皇子杀驸马,貌似确实没干过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事情。
&esp;&esp;各种惠民政策,那是太上皇、皇上、太子和陈伴读他们搞出来的。
&esp;&esp;理学派最多就是执行者而已。
&esp;&esp;也就是说……
&esp;&esp;一旦人们开始怀疑,越来越多的疑点就出现了。
&esp;&esp;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些人抱团逼迫皇帝,真的是为了礼法吗?
&esp;&esp;在这种舆论氛围下,整个理学派都意识到情况不妙。
&esp;&esp;但直到现在,他们依然不认为朱元璋要废了理学。
&esp;&esp;只是以为老朱单纯在报复他们。
&esp;&esp;于是,理学派内部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大分裂。
&esp;&esp;当初的事儿我们没参与,和我们没关系。
&esp;&esp;我们是被谁谁谁拖下水的,他才是首犯。
&esp;&esp;因为内部分裂,关于孔家案件的审问也开始频繁出现问题。
&esp;&esp;比如同一个人的口供,出现两种论调等等。
&esp;&esp;老朱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质问他们是怎么办案的。
&esp;&esp;然后最新一期的报纸,也将这些疏漏全部都写了出来。
&esp;&esp;但报纸依然再为他们辩护,是民间的非议给了他们压力,才会出现的失误。
&esp;&esp;你们能不能不要在诋毁这些贤良们了。
&esp;&esp;然而,越是如此,怀疑的人就越多。
&esp;&esp;大家都迫切的需要一个真正的答案。
&esp;&esp;还有就是关于孔家的,大家很想知道,孔家到底犯下了多大的罪。
&esp;&esp;传闻中那些类人行为,到底是不是真的。
&esp;&esp;第465章 杀戮,开始了
&esp;&esp;“不是人,简直不是人啊。”
&esp;&esp;“为了二十几亩水田,竟将别人一家十余口全部杀死,连几个月的孩子都不放过。”
&esp;&esp;“畜生,畜生啊。”
&esp;&esp;“是啊,真不敢相信,圣人之家竟然做出如此残忍之事。”
&esp;&esp;“那算啥,你看这个才叫畜生……驾车出门,见到女人就掳上车奸淫……”
&esp;&esp;“这踏马哪是什么圣人之家,畜生都不如啊。”
&esp;&esp;路边茶摊,一群苦力脚夫一边就着茶水吃硬面饼子,一边讨论着。
&esp;&esp;话题自然是闹的最厉害的孔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