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雄英也是差不多的态度,不过他更多了几分兴奋。
&esp;&esp;终于要摊牌了吗。
&esp;&esp;以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更方便了。
&esp;&esp;而且一旦证实了温寒变的存在,哪怕只是让大多数人相信它存在。
&esp;&esp;以后文武百官做事,都会情不自禁的考虑到这个周期变化,并为之做准备。
&esp;&esp;甚至朝廷可以直接将迎接温寒变,列入百年计划里去。
&esp;&esp;到时候,百官将被逼着具备长远视野——横跨百年的视野。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也会变成革新派。
&esp;&esp;革新派将会彻底压倒保守派。
&esp;&esp;大明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esp;&esp;李善长等人却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老朱说的到底是什么。
&esp;&esp;而且老朱看起来神神道道的,也让他们有些担忧。
&esp;&esp;莫不是入魔了?
&esp;&esp;汤和仗着和朱元璋关系最亲近,开口问道:
&esp;&esp;“上位……咳咳……不知您在史书中发现了什么大秘密……咳咳……”
&esp;&esp;听到汤和接连咳嗽,老朱关切的问道:“你身体不舒服吗?”
&esp;&esp;汤和不在意的道:“谢上位关心,偶感风寒不碍事的,还是国事要紧。”
&esp;&esp;最近家里人接二连三生病,让老朱对这方面有点敏感,闻言立即对陈景恪说道:
&esp;&esp;“景恪,先给汤和诊治一番。”
&esp;&esp;陈景恪不顾汤和反对,为他做了一番诊治,确实是伤寒没有太大问题。
&esp;&esp;“但你阴虚阳盛,虚火内炽……还需好生调理才好。”
&esp;&esp;然后还给他开了一副药。
&esp;&esp;汤和可不敢和陈景恪倔,道谢过后小心的将药方收起。
&esp;&esp;见他无事,老朱也放下心来。
&esp;&esp;没有直接回答汤和的提问,而是从回头从桌案上拿起一沓文件,分别递给几人。
&esp;&esp;文件不厚,也就十来页的样子。
&esp;&esp;上面详细罗列了从夏商周以来,所有有文字记录的,显著的异常气候。
&esp;&esp;几人很是疑惑,这是什么东西?
&esp;&esp;这些记录和东南这场台风又有什么关系?
&esp;&esp;他们继续往下翻看,到了末尾却看到了一段总结。
&esp;&esp;气候以约三百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三百年寒冷期,三百年温暖期。
&esp;&esp;气候极端异常的时期,是温寒变过度时期。
&esp;&esp;所以极端气候过去之后,要么迎来温暖期,气候稳定风调雨顺,王朝盛世到来。
&esp;&esp;要么迎来寒冷期,气温偏低,降雨减少,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esp;&esp;往往会送走一个时代。
&esp;&esp;当看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李善长等人是何等的震惊可想而知。
&esp;&esp;他们连忙重新翻阅前面的历史记录,心里默默计算时间。
&esp;&esp;发现,竟然真的暗合最后的结论。
&esp;&esp;虽然周期不是准确的三百年,但大致在这个范围之内。
&esp;&esp;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敢相信这个记录是真的。
&esp;&esp;这时,朱元璋的叹息声传来:
&esp;&esp;“很不幸,大明正处在由暖转寒的节骨眼上。”
&esp;&esp;第446章 太子的强硬
&esp;&esp;李善长等人面面面相觑,即便老朱亲自开口,他们依然不敢相信。
&esp;&esp;实在是此事太过玄乎了。
&esp;&esp;关键是,从来都没有人提过。
&esp;&esp;现在突然有人说,哪怕部分证据摆在眼前,他们也会怀疑。
&esp;&esp;陈景恪能猜到他们在想什么,对此他能理解。
&esp;&esp;既然老朱决定摊牌,他也没什么顾虑了,主动站出来说道:
&esp;&esp;“我知道诸位一时间很难接受此事,但真相就是如此。”
&esp;&esp;“在天地面前,人类和夏虫没有区别。”
&esp;&esp;邱广安一脸难色:“陈侯,不是我不愿意相信,实在是……”
&esp;&esp;陈景恪微笑道:“我知道,换成谁都会如此。”
&esp;&esp;李善长深吸口气,稳住心神,说道:
&esp;&esp;“上位,请恕臣不敬之罪,可还有别的证据?”
&esp;&esp;言外之意就是,仅凭这些证据很难说服人。
&esp;&esp;老朱也没有生气,而是说道:“此事乃景恪所发现,让最为了解,就让他为你们解释吧。”
&esp;&esp;对此众人都丝毫不觉得意外。
&esp;&esp;陈景恪一身所学神秘莫测,当世也只有他能提出这样震惊世人的发现。
&esp;&esp;关键是还能说服以固执著称的老朱。
&esp;&esp;陈景恪已经不是第一次论证小冰河期的存在了,而且这些年他也一直在搜集相关信息。
&esp;&esp;此时对这一套论证模式已经娴熟于心,而且证据也更加齐全更有说服力。
&esp;&esp;当即,他就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为大家讲解了一遍。
&esp;&esp;先讲了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差异,从气候到动植物布局等等方面,全方位解释。
&esp;&esp;以此让他们了解,什么叫温寒变。
&esp;&esp;然后又按照时间线,将从夏商周时期到目前的气候、动植物分布记录,全部罗列出来。
&esp;&esp;证据可以说非常详实了。
&esp;&esp;甚至具体到了,某一条证据来自某本书某一篇记录。
&esp;&esp;不只是用嘴说,他还找来纸笔,划出了一条曲线。
&esp;&esp;用曲线直观的展现了气候变化规律。
&esp;&esp;等曲线到达大明时间节点的时候,正好处在温度下降的大滑坡上。
&esp;&esp;“大约五十年后,气候将进入温寒变交替时期,极端气候会频繁发生。”
&esp;&esp;“这个极端气候期将会持续五十年左右。”
&esp;&esp;“大约百年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