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76节(2 / 2)

他们不要疑神疑鬼。”

&esp;&esp;陈景恪却坚持道:“我觉得还是查一下好,不是怀疑燕王,而是走个流程也能替他洗清罪名。”

&esp;&esp;老朱不耐烦的道:“何必多此一举,咱的儿子咱还能不知道,老四没那个心眼。”

&esp;&esp;陈景恪相当无语。

&esp;&esp;刺猬夸它儿子身上光,黄鼠狼夸它儿子香。

&esp;&esp;朱老四这么诡计多端,在老朱眼里就是没心眼。

&esp;&esp;不过有一说一,嫡兄弟五个里面,除了老五朱橚之外,还真就属朱棣心眼最少。

&esp;&esp;其他三个,包括朱标在内,那都是心眼上长个人。

&esp;&esp;对比一下,可不就是心眼少的实在人吗。

&esp;&esp;朱标却很支持陈景恪的提议:

&esp;&esp;“燕国这个杨璟出现的太突兀,能力也是大将之材,惹人怀疑也是正常的。”

&esp;&esp;“查一下也好,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拿此事做文章了。”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故意打岔说道:

&esp;&esp;“主要身毒人战斗力太差,打他们体现不出能力。”

&esp;&esp;“是不是大将之才不好说,但确实挺有能力的。”

&esp;&esp;能调动数万大军而不乱,这本身就是能力。

&esp;&esp;“说起来,这些年燕王在北平发掘了不少人才啊,晋王那边更是人才济济。”

&esp;&esp;“咱大明的新一代,都快被他们给掏空了。”

&esp;&esp;老朱得意的道:“咱的儿子,能力那是没的说。”

&esp;&esp;“不过你小子别危言耸听,大明人才辈出,他们才能带走几个。”

&esp;&esp;朱标果然不再关注杨璟的能力问题,笑道:

&esp;&esp;“他们都是要做大事的,手下没点人才怎么能行。”

&esp;&esp;“这几年朝廷发掘的人才更多啊,沧海省和淡马锡那边的培训班,都人满为患了。”

&esp;&esp;陈景恪心中一动,说道:“再有半年,第一批去学习的观政士,就可以授予正式官职了吧?”

&esp;&esp;朱标说道:“是啊,虽然不能如之前那般,一上手就是县一级的主官。”

&esp;&esp;“但这些人都学过新政,眼界是不一样的,去了地方当能带来不一样的风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