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57节(2 / 2)

阁同意并备案才行。

&esp;&esp;不过现在皇权的威望足够大,内阁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唱反调。

&esp;&esp;更何况这还是陈景恪提议的,就更没有人会反对了。

&esp;&esp;内阁同意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esp;&esp;抽调工匠和铜料制作字模,此事自然不用他们操心,直接给工部下了一道旨意。

&esp;&esp;陈景恪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字模,一改往日的大字,新字模只有黄豆般大小。

&esp;&esp;标准的蝇头小字。

&esp;&esp;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节约纸张。

&esp;&esp;要是还用以前的大字体,纸张的用量将会增加数倍,成本将会高到影响报纸发行的程度。

&esp;&esp;经过初步估算,想要实现他的计划,这套字模的数量高达四十万个之多。

&esp;&esp;为此,工部抽调了最精锐的工匠,依然需要数月时间才行。

&esp;&esp;不过陈景恪并不着急,先让方孝孺和理学斗一斗再说。

&esp;&esp;况且,解缙还没回来呢,急也急不来。

&esp;&esp;至于朱标说的金属字模着墨能力差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esp;&esp;油墨这玩意儿,没别的特点,就着墨能力强。

&esp;&esp;简直就是为金属字模设计的。

&esp;&esp;而且,油墨这玩意儿还不是陈景恪发明的。

&esp;&esp;事实上以油入墨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不过只是作为粘稠剂存在,添加的较少。

&esp;&esp;民间早就有人尝试过,多加点油会是什么效果。

&esp;&esp;然后发现,成本变高了,使用还更加不方便。

&esp;&esp;首先就是研磨更加麻烦,其次就是书写效果不佳。

&esp;&esp;用毛笔在纸上写字,尤其是在宣纸上书写作画,烟墨的效果完爆油墨。

&esp;&esp;所以,油墨这玩意儿就被搁置了。

&esp;&esp;在印刷术方面,活字印刷术地位很尴尬,技术上确实是领先的,但不实用。

&esp;&esp;主要是字模太难搞了,动辄就要十万几十万个。

&esp;&esp;就算用铁模成本也不是一般人能负担的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