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假冒作品里,有些纯属狗屁不通,但还真有不少佳作。
&esp;&esp;有时候陈景恪都在想,未来的史学家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会不会头大的想杀人。
&esp;&esp;虽然景清居士这个笔名,在某些地方已经有些败坏。
&esp;&esp;但各大书商心里都清楚,洛阳城那位才是这个笔名真正的主人。
&esp;&esp;再加上福清几次出书,早就有成熟的宣发渠道。
&esp;&esp;所以倒也不用担心会被别人误会假冒之类的。
&esp;&esp;不过可以想到的是,幻游记出版后,景清居士这个名字将会重新打响。
&esp;&esp;必然会有一大波挂羊头卖狗肉的盗版书出现。
&esp;&esp;到时候估计又要不少人骂娘了。
&esp;&esp;刚将这本书翻完,方孝孺就带着叶云流等人出现。
&esp;&esp;都是老熟人了,双方也没有多客套,简单见过礼就各自落座。
&esp;&esp;今天他们要讨论的是最后一篇的内容,也是方学唯物论的总结篇。
&esp;&esp;这几个月来,两人从第一篇开始分析讨论,今天终于即将完成最后的收尾。
&esp;&esp;所以大家都有些兴奋。
&esp;&esp;陈景恪自己也很高兴,这次交流相当于是,方孝孺从头帮他梳理了知识体系。
&esp;&esp;不但让他零碎的唯物学知识正式形成系统,还对华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esp;&esp;不只是华夏文化里的唯物部分,唯心部分也同样有了深入了解。
&esp;&esp;毕竟,想研究唯物就要同时了解唯心,如此才能更加辩证的看待唯物思想。
&esp;&esp;事实上,中国古典哲学是没有唯物和唯心之分的。
&esp;&esp;同一套思想体系,可以同时包含唯物和唯心两种思想。
&esp;&esp;关键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竟然能做到相互论证,没有丝毫的冲突。
&esp;&esp;只能说,华夏文化在包容这一块的属性,是直接拉满了。
&esp;&esp;陈景恪和方孝孺将华夏思想里,关于唯物论的方面单独拿出来,其实算是一种片面化。
&esp;&esp;这也不能怪他们,儒家从理学开始,就在唯心论道路上狂飙猛进了。
&esp;&esp;他们也只能跟着去做。
&esp;&esp;不过问题不大,都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esp;&esp;一家独大往往会妖魔化,两种思想碰撞,才能迸发出更璀璨的火花。
&esp;&esp;总之,在方孝孺的帮助下,陈景恪终于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
&esp;&esp;当这套知识体系成型,原本困扰他的大同思想瓶颈也被打破。
&esp;&esp;前路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