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真的要开海了?
&esp;&esp;推测得到验证,许柴佬非常激动:“好好好,大明解开海禁,我们明人又可以挺直胸膛做人了。”
&esp;&esp;“不错,你此次打探消息有功,我做主调拨两艘五百料商船给你作为奖赏。”
&esp;&esp;许船木高兴的道:“谢大郎,船木永远效忠大郎。”
&esp;&esp;所谓调拨商船给他,就是让他当二船主。
&esp;&esp;可以独立经营这两艘商船,利润和许柴佬分成。
&esp;&esp;对于许船木来说,意味着从奴仆变成了股东。
&esp;&esp;如果经营的好,没几年就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商船,实现阶级的跃迁。
&esp;&esp;仔细询问了开海的情况,许柴佬察觉到了此次开海的不同寻常之处。
&esp;&esp;“看来朝廷也看中海洋贸易的暴利了……”
&esp;&esp;许船木担忧的道:“那……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esp;&esp;许柴佬笑道:“你多虑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esp;&esp;“鲸鱼捕食的时候,会有很多小鱼跟随,连天上的水鸟都会参与进来。”
&esp;&esp;“因为鲸鱼嘴边随便漏下一点残渣,都够它们吃的脑满肠肥。”
&esp;&esp;“而且鲸鱼可以赶跑别的猎食者,保护它们的安全。”
&esp;&esp;“大明就是鲸鱼,我们就是那些小鱼和水鸟。”
&esp;&esp;“想想以前,再想想现在。”
&esp;&esp;“大明禁海才只六年时间,咱们在南洋的形势每况愈下。”
&esp;&esp;“现在大明重回大海,且准备主动引导海贸,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
&esp;&esp;许船木敬佩的道:“还是大郎看的透彻,如果我们能和大明搭上线就好了。”
&esp;&esp;“六十多艘五千料宝船,二十余艘一千料到三千料战舰护航……”
&esp;&esp;“听说魏国公他们十几家勋贵,也弄了几十条船随行。”
&esp;&esp;“再加上其他各家船只,此行至少有两百艘船……如果我们也能加入其中就好了。”
&esp;&esp;许柴佬笑骂道:“混账,竟敢试探起我来了。”
&esp;&esp;许船木打蛇随上棍,赔笑道:“外面都在传,大郎和大明一直有联系,您就和我说说呗,是不是真的。”
&esp;&esp;许柴佬叹道:“我只是接触的人多,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一点风声。”
&esp;&esp;“如果我真的有这种渠道,哪还用派你去打探情报。”
&esp;&esp;许船木有些失望,但对许柴佬更加敬佩:“能准确捕捉各种信息,将来大郎一定能有一番大成就。”
&esp;&esp;许柴佬心下苦笑不已,什么大成就?
&esp;&esp;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商人罢了,这辈子顶天也就是当个有钱的海商,仅此而已。
&esp;&esp;真正的大人物大事业,还要在应天城。
&esp;&esp;一句话就能决定天下的走向,影响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esp;&esp;“再给我讲讲大明的情况。”
&esp;&esp;许船木就将他了解的情况,大致讲了一遍。
&esp;&esp;比如去年清查人口和土地,打击了南方士绅宗族。
&esp;&esp;对此许柴佬唯有沉默。
&esp;&esp;他祖籍浙江,家族大概率也在打击之列。
&esp;&esp;但朝廷的决策,他什么都做不了。
&esp;&esp;不过接下来几个消息,又让他振奋了起来。
&esp;&esp;天命太孙的传说有,应命贤臣的传说也有。
&esp;&esp;太孙果如传说里那般贤明,外出巡查期间,展开了惠及整个南方的除血吸虫活动。
&esp;&esp;还安抚整个南方异族……
&esp;&esp;至于为何要如此郑重的介绍太孙,皆因他们都是南方人,对他的政策更加的感同身受。
&esp;&esp;许柴佬也同样如此,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太孙,充满了崇敬:
&esp;&esp;“果然是天命太孙,有此明君在世,何愁天下不兴。”
&esp;&esp;“对了,应命贤臣呢?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
&esp;&esp;许船木想了一下,说道:“应命贤臣叫陈景恪,据说是一名郎中,两次救太孙于危难之中……”
&esp;&esp;“血吸虫就是他发现的,除虫之法也是他所献……”
&esp;&esp;他就将陈景恪的事情讲了一遍,因为血吸虫的原因,他对陈景恪也同样充满了感激。
&esp;&esp;不过碍于陈景恪太低调,且他打探的方向主要是朝政,所以了解并不深。
&esp;&esp;稍微隐秘一点的情报,都没有打探到。
&esp;&esp;许柴佬却察觉到了异常,追问道:“大明是从何时开始变革的?”
&esp;&esp;许船木被问住了,道:“大明从立国起,就一直在尝试新法啊。”
&esp;&esp;许柴佬也意识到自己问的有问题,大明立国才二十年,采用了许多新制度。
&esp;&esp;变革是时刻在进行的。
&esp;&esp;想了一下,他改变了提问方式:“最近几次的大变革,比如修筑黄河、宝钞新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esp;&esp;许船木挠了挠头,他还真没留这个问题。
&esp;&esp;许柴佬也有些无奈,进一步问道:“这些变革是陈伴读入宫之后开始的,还是他入宫前就有的?”
&esp;&esp;许船木恍然大悟,说道:“陈伴读是洪武十五年入宫,变革都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
&esp;&esp;许柴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这些变革即便不是陈伴读提出来的,也参与很深。
&esp;&esp;否则绝不可能让皇帝破例下嫁公主。
&esp;&esp;才十几岁,就拥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还拥有这般能力,果然是应命贤臣。
&esp;&esp;接着许船木又讲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报。
&esp;&esp;比如今年朝廷宣布了全新的税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商业税等等。
&esp;&esp;摊丁入亩?
&esp;&esp;听到这个政策,许柴佬第一个念头就是,圣君再世。
&esp;&esp;第二个念头就是,工商业要大兴了。
&esp;&esp;以前限制工商业的,不只是政策,还有人手。
&esp;&esp;百姓都被人头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