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3节(1 / 2)

&esp;&esp;同样一个零件,对面已经制作好,去制作下一个零件了,这边才弄了一半。

&esp;&esp;好不容易制作出一个零件,还要用尺子测量数据,然后进行修正。

&esp;&esp;任谁看,他们都输定了。

&esp;&esp;然而,当个零件之后,他们的制作速度开始提了上来。

&esp;&esp;随着制作的零件越多,速度就越快,精度也越来越高。

&esp;&esp;最后所有的零部件,都被送到组装人员手里,快速成型。

&esp;&esp;众人的目光,也渐渐被流水线组吸引。

&esp;&esp;任谁都能看得出,他们已经开始占优……

&esp;&esp;这让众人简直不敢相信,一群技术娴熟的老工匠,效率竟然不如几个普通工匠?

&esp;&esp;大多数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esp;&esp;明明老工匠生产每一个零部件的速度,都比对方要快。

&esp;&esp;为何效率反而落后了呢?

&esp;&esp;蒋登贵等人毕竟不是普通工匠,作为管理人员,渐渐的看出了一点门道。

&esp;&esp;这种分拆制作,每个人只需要负责一个零部件,一旦上手效率会越来越快。

&esp;&esp;正所谓,唯手熟尔。

&esp;&esp;比起一个人负责大部分零部件,效率可不就是要提高数倍。

&esp;&esp;越是了解,他们就越是感到震惊。

&esp;&esp;这陈伴读也太妖孽了吧?

&esp;&esp;只是在这里转了一圈,竟然就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esp;&esp;接下来的比赛已经毫无悬念,流水线组以碾压优势获得胜利。

&esp;&esp;众工匠都感到不可思议。

&esp;&esp;一群能工巧匠,竟然输给了一群二把刀?

&esp;&esp;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esp;&esp;他们自然知道,二把刀能获胜,靠的就是那个分拆制作方法。

&esp;&esp;对提出这个方法的陈景恪,彻底心服口服。

&esp;&esp;难怪能当太孙伴读,实在太厉害了。

&esp;&esp;蒋登贵立即出来,鞠躬道:“陈伴读,下官请于军器局推广此法。”

&esp;&esp;陈景恪颔首道:“我将这流水线法拿出来,就是希望能得到推广,你尽管使用。”

&esp;&esp;蒋登贵大喜:“谢陈伴读赐法。”

&esp;&esp;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流水线法……确实和流水一样,名字很贴切。”

&esp;&esp;徐妙锦崇拜的道:“陈伴读能创出此法,真学究天人也。”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道:“此法非我所创,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后来失传了而已。”

&esp;&esp;“祖宗之法,我可不敢据为己有。”

&esp;&esp;朱雄英惊讶的道:“秦朝就有这流水线法了?”

&esp;&esp;陈景恪说道:“是的,秦能灭六国一统天下,靠的可不仅仅是法制变革。”

&esp;&esp;“他们掌握着许多高明的技术,在生产力上远超其他六国。”

&esp;&esp;“最终靠着综合国力,完成了大一统。”

&esp;&esp;朱雄英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对蒋登贵说道:

&esp;&esp;“既然有了流水线法,就尽快落实。”

&esp;&esp;“不只是生产鞍辔,别的器具生产也可以效仿。”

&esp;&esp;蒋登贵连忙道:“是,臣这就安排人去做。”

&esp;&esp;接下来,陈景恪为他们具体介绍了流水线生产法。

&esp;&esp;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标准化。

&esp;&esp;先有标准,然后才有流水线。

&esp;&esp;这也是为何他要先弄度量衡工具的原因。

&esp;&esp;蒋登贵将这些一一熟记于心,以免将来犯不必要的错误。

&esp;&esp;将这些处理完,众人终于来到了生产火器的地方。

&esp;&esp;这次陈景恪没有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将火药和火器的原理,告诉一众工匠。

&esp;&esp;然后就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改良措施。

&esp;&esp;首先是火药,对原材料进行了提纯,并拿出了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

&esp;&esp;此时的蒋登贵,已经完全被陈景恪折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esp;&esp;更何况,根据经验,他也能判断出颗粒火药的优点。

&esp;&esp;之后就是火器。

&esp;&esp;陈景恪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新式火铳和火炮。

&esp;&esp;从火绳枪到火遂枪,再到定装纸壳弹……火炮方面也差不多。

&esp;&esp;他还对炮弹提出了两种改良:

&esp;&esp;一种是在现有的圆形炮弹上,加个木头底座。

&esp;&esp;还有一个,是直接将炮弹做成圆锥形状,加一个小尾翼。

&esp;&esp;新样式火铳火炮,暂时打造不出来,无法验证威力。

&esp;&esp;但炮弹这个很简单,马上开工浇铸了一批圆锥形炮弹,又找来一批圆形炮弹假装木质底座。

&esp;&esp;然后众人来到试验场,进行试射。

&esp;&esp;“轰轰轰……”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脚下的大地都在震颤。

&esp;&esp;朱雄英、陈景恪早就见过放炮,到还没什么。

&esp;&esp;徐妙锦本就年龄小,还是第一次见放炮,吓的紧紧贴着朱雄英。

&esp;&esp;可把朱雄英给心疼坏了,伸手捂住她的耳朵,不停的安抚。

&esp;&esp;很快试射数据就出来了。

&esp;&esp;同样的炮,同样的火药,圆锥形的炮弹射程最远,命中率也最高。

&esp;&esp;其次是加了木底座的炮弹。

&esp;&esp;之前普遍使用的圆球炮弹,不论是射程还是命中率,都被甩在了后面。

&esp;&esp;不信邪的蒋登贵等人,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

&esp;&esp;只是改变一下炮弹的形状,竟然就能有如此明显的改变,再次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

&esp;&esp;蒋登贵想到更多,炮弹都有如此明显的改变,那新火铳和新火炮的威力又该有多大?

&esp;&esp;陈景恪也没有吝啬,开始详细的为火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