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p;管理诸军后勤亦从未出过纰漏。
&esp;&esp;朱允炆削藩时,他认为诸藩王唯有朱棣有造反能力,应该先将其控制起来。
&esp;&esp;奈何朱允炆根本就不听,非要先从较为弱小的藩王着手。
&esp;&esp;最无能的就数黄子澄了,说他是赵括那都是对赵括的侮辱。
&esp;&esp;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esp;&esp;就是他建议,削藩先从实力弱的藩王着手,给了朱棣准备的机会。
&esp;&esp;然后成功将自己九族给作没了。
&esp;&esp;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朱雄英摸过来悄悄的说道:
&esp;&esp;“陈郎中,你是不是在担心学文就没办法专心学医了?”
&esp;&esp;陈景恪有些诧异,这孩子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esp;&esp;不过得到提醒他才想到,两者确实冲突了。
&esp;&esp;皇家进学是很严格的,布置的作业也很多,恐怕就没功夫研究医术了。
&esp;&esp;于是他就顺势说道:“太孙英明,我确实在担心此事。”
&esp;&esp;朱元璋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大笑道:“哈哈,还是咱的乖孙考虑周到,我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esp;&esp;“放心,你当伴读只是挂名,我会和先生说明,不要过问你学业之事。”
&esp;&esp;后一句话是对陈景恪说的。
&esp;&esp;陈景恪高兴的道:“谢陛下,谢太孙。”
&esp;&esp;马秀英在一旁说道:“不过读书能使人明理,你有闲暇还是多看一些书为好。”
&esp;&esp;“是,我晓得了。”
&esp;&esp;又聊了几句,陈景恪看了看天色就提出想回家一趟。
&esp;&esp;此行来的匆忙,好多东西都没带过来,且如此大事也需要告诉父母才是。
&esp;&esp;朱元璋当即就给他放了三天假。
&esp;&esp;朱雄英要正式住进宫里,需要安排正式的住宿地点,大本堂重开也需要时间筹备。
&esp;&esp;三天时间差不多就能准备完成,陈景恪正好过来上班。
&esp;&esp;获得准许,陈景恪就出宫回到家中。
&esp;&esp;就在差不多的时间点,毛骧亲率锦衣卫包围礼部尚书赵瑁府邸,将赵瑁及其子带走。
&esp;&esp;第16章 李善长的怨愤
&esp;&esp;自从赵瑁被禁足,朝野都在盯着他家,等着锦衣卫啥时候上门拿人。
&esp;&esp;所以毛骧过来抓人,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就连赵瑁自己都很坦然。
&esp;&esp;身后事已经安排好,进了诏狱供出一些弃子,等死就可以了。
&esp;&esp;为了让自己死的体面一些,他已经想好了自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