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老温,你信我,我的推断绝对没有问题。”崔家主双眼放光,重重地说道:“我们得把眼界放大一点,把格局放大一点,别盯着东陵这一亩三分地。你看王、谢二家,他们为什么不跟我们两家争了?”
&esp;&esp;“是争不过我们?”不等温家主说话,崔家主就自问自答道:“不是,人家是不屑跟我们争。因为他们早就跳出东陵,着眼四国了。只有咱们两家什么都不知道,一心盯着东陵这一亩三分地。”
&esp;&esp;崔家主说到这,忍不住自嘲地道:“也不知,咱们这段时间上蹦下跳的,惹了多少笑话。咱们自以为聪明,以为自己图谋更大,却不知咱们在那些人眼中,就是跳梁小丑。”
&esp;&esp;“不,不是……这,这……是真的?”温家主原本是一点不信的,可崔家主说得有理有据,自信十足,温家主也忍不住动容了:“可万一九皇叔的毒没解,中途死了呢?王、谢二家就这么押上去,不怕鸡飞蛋打吗?”
&esp;&esp;“为什么要怕?最差也就是维持原样而已,王、谢二家虽有损失,却也不会伤筋动骨。而且……”崔家主笑道:“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若有十足的把握,这等好事还能轮得到王谢二家,轮得到你我?”
&esp;&esp;“等等……什么叫轮得到你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温家主直觉不对。
&esp;&esp;老崔这货不会也要叛变吧?
&esp;&esp;“打不过就加入!”崔家主想明白了,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松弛,他笑着道:“三皇子可是警告了我们,若我们不讲规矩,我们今天还能坐在桌子上,明天就有可能是菜单了。”
&esp;&esp;再次说到这句话,崔家主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放松。
&esp;&esp;“王、谢二家已经倒向九皇叔了,出人、出力、出钱支持九皇叔的大业。以贺相为首的非世家官员,为了青史留名,也在励精图治、肃清朝政,为九皇叔一统天下而积攒力量。”崔家主端起小几上的茶,美美地啜了一口:“朝堂上两股最大的力量,已经倒向了九皇叔。你不会以为,凭咱们两家,能和九皇叔唱反调吧?”
&esp;&esp;而且,这明显也是对他们崔、温二家有利的事,他们为什么要唱反调。
&esp;&esp;“你这么说好像也对,咱不能跟利益过不去,不能拿全族的未来使性子。可我这心里,怎么就是不痛快呢?”加不过就加入,这与向贺相他们认输,有什么区别呢?
&esp;&esp;人不能逆大势,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esp;&esp;道理他都懂,可心里也确实不痛快……
&esp;&esp;第1110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esp;&esp;温家主心里不痛快,可在大势面前,他就是不痛快,也得低头。
&esp;&esp;他若不低头,非要逆势而为,把温家带沟里去,温家有的是聪明人能取代他。
&esp;&esp;世家的家主是家族的掌舵者,他们执掌整个家族的资源,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带领家族走向更高处,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esp;&esp;若是做不到这一点,这家主的位置也就不必做了。
&esp;&esp;是以,温家主哪怕心里再不痛快,到了京城,到了贺相等人面前,该低头还是得低头,该赔笑还是得赔笑。
&esp;&esp;他也不想,可他有什么办法呢。
&esp;&esp;他与崔家本就晚了一步,本就不得九皇叔喜。而且,有王、谢二家在,他们于东陵、于九皇叔而言,也不是无可取代的。
&esp;&esp;若他们到现在,还认不清自己的处境,妄图摆出高姿态,等九皇叔来招揽他们,他们只会死得更快。
&esp;&esp;……
&esp;&esp;温家和崔家都倒戈,九皇叔在朝中就没有对手,也没有阻力了。
&esp;&esp;东陵的朝堂上下一心,政令畅通,上下同欲。
&esp;&esp;同样的事,同样的人,效率却比之前快了数倍,整个朝廷各部如同一架机密的仪器,丝滑运转,没有一丝阻塞,高效得吓人。
&esp;&esp;其中,六部具体干活的小官吏,感觉最为明显:“我当官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般舒服。虽然公务还是很多,还是有很多世家子弟不干活,但却和之前不同了。”
&esp;&esp;“我也说不上哪里不同,就感觉事情办得顺畅多了,上上下下都和气得很,没有人推三阻四,什么差事都能当天办结,不用再求爷爷、哭奶奶的跑断腿了。”
&esp;&esp;“是极,是极,我也觉得现在不一样了,朝堂的风气都好了。”
&esp;&esp;“我们吏部前不久清了一批人,我还以为少了那么多人,以后得天天熬夜办公,得忙得团团转。不想,少了一半的人,我们的活计反倒更少了。”
&esp;&esp;“我们兵部也是……宋大人到了兵部后,给我们制定了一套流程。事情落实到人,责任也落实到人。”
&esp;&esp;“有公务来了,一层层的推进,谁拖延了,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能一眼就找到负责的人。”
&esp;&esp;“刚开始我们还不习惯,觉得宋大人这是在给我们找事。结果适应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感觉宋大人这套流程有多好用。以后呀,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上峰和那些世家子弟推出来背锅了。”
&esp;&esp;“我们礼部也是,我们礼部在办新帝登基大典。往常这样的大典最是磨人,也最是破费。每次大典办下来,我们礼部的老大人都要病一场,户部那边也要落下一个大缺口。结果这次新帝登基,被崔大人和温大人接手了,不仅事情料理得顺顺当当,还不用跟户部扯皮,可是让我们松了口气。”
&esp;&esp;“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感觉那位……反正你们懂的,不仅咱们朝堂有了新气象,就是街上的百姓,也感觉鲜活了许多。”
&esp;&esp;“说真的,要早知道会这样,当初……是吧……”
&esp;&esp;“你们少说两句,这种大事,可不是我们能议论的。”
&esp;&esp;“不说,不说……”率先说出大逆不道话的官吏,知晓自己说错话了,重重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esp;&esp;那官吏打得很用力,脸上却是带笑的。
&esp;&esp;打完后,还笑着推搡同僚:“走走走,咱们用膳去了。最近衙门饭堂的饭菜油水充足,可不能便宜前面那些王八糕子。”
&esp;&esp;显然,他并不怕,他说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会传出去。
&esp;&esp;当然,这也是现在,是九皇叔掌权。
&esp;&esp;九皇叔驭下虽严,却规矩明确、赏罚分明。
&esp;&esp;至少,九皇叔不会因为官吏几句话,就处罚他,革他的职。
&esp;&esp;要换作上一任皇帝在,这官吏根本不敢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