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06节(2 / 2)

的数据:国内市场需求乾货3000吨,但供应只有150吨,潜力很足。

&esp;&esp;还有煤老板们前后一天的变化太快,发生了什麽?

&esp;&esp;为什麽煤老板们喜欢口含一片新鲜的肉苁蓉?

&esp;&esp;因为煤老板和沙海达成合作,不少旁观的人打听起了其中的内幕。

&esp;&esp;然后,就有了更多人尝试口含肉苁蓉。这让沙海的产品销量又开始暴涨。

&esp;&esp;同时,产业招商也越发顺利。

&esp;&esp;肉苁蓉丶甘草丶蜜瓜丶饲料等沙产业项目不断落地。

&esp;&esp;陆汉斌说道:「老板,梭梭林不够转租了,有企业看上了这两年才种上的那一百万亩。」

&esp;&esp;理论上,只要梭梭等寄主成活了,就可以开始播种,只是丰产性不好。

&esp;&esp;郭阳沉吟道:「口子不能开,主要目的还是让群众参与治沙防沙。」

&esp;&esp;陆汉斌:「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在民勤和古浪等地,新成立了很多农林牧专业治沙合作社。」

&esp;&esp;「就这麽几天,已经有80多万亩荒沙承包或拍卖给数十个农户。」

&esp;&esp;「另外,八步沙林场今天也来了,想购买一批苗木和肉苁蓉种子。」

&esp;&esp;古浪也是武威辖下的一个县,在民勤南方,直面腾格里沙漠,全县同样有三分之一面积被沙漠覆盖。

&esp;&esp;而古浪八步沙六老汉的治沙故事也声名远扬。

&esp;&esp;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八步沙六老汉站出来承包八步沙组建林场,开始了漫长的治沙征程,每年植树千亩。

&esp;&esp;90年代时,沙二代接过铁锹。

&esp;&esp;如今,林区和沙漠总面积近21万亩。

&esp;&esp;郭阳问道:「他们还有多少沙漠没有治理?」

&esp;&esp;「大概两三万亩吧。」陆汉斌说道:「主要是沙海的收益让他们眼馋。」

&esp;&esp;「90年代有段时间治沙没有生态补贴,八步沙差点倒下。」

&esp;&esp;「这几年靠着西油东输丶西气东输的工程补偿,以及生态公益林造林经费,日子才勉强好了起来。」

&esp;&esp;「但他们自身造血能力很差,自身收入主要来自于沙漠养鸡。」

&esp;&esp;郭阳问道:「他们有这个技术吗?」

&esp;&esp;肉苁蓉种植并不难,但想取得好效益却并不容易。

&esp;&esp;种植和采集必须有gap认证,药品制造必须有gp认证。

&esp;&esp;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地道性和优质性。

&esp;&esp;另外,农残丶重金属含量是否合乎标准,也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esp;&esp;即使是沙海投,也是经历了几年波折,也探索出自己的种植技术模式。

&esp;&esp;陆汉斌摇了摇头,「可能只是想试试,但他们想买新品种种子。」

&esp;&esp;「今年计划留种5000亩,种子是肯定够的,我的想法是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