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徐学农胸有成竹的走进边缘的玉米地找了会儿,随后挥了挥手。
&esp;&esp;众人围了上去。
&esp;&esp;只见徐学农手指轻轻掰开玉米叶片,露出黑色的斑点物质。
&esp;&esp;「这是一个新鲜玉米螟产的卵块,产卵在两天之内。」
&esp;&esp;「赤眼蜂放蜂之后,两天内出蜂找到新鲜的玉米螟卵块,把卵产到玉米螟的卵块之中,以卵治卵,进而达到生物防治效果。」
&esp;&esp;「这只是第一次放蜂,间隔五天还会放一次,连续放三次。」
&esp;&esp;「最近是玉米螟产卵高峰期,『淹没式』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是最好的。」
&esp;&esp;「尤其是对于取食位置隐蔽的钻蛀性害虫,赤眼蜂比喷洒农药强多了。」
&esp;&esp;「这样也能提高玉米的品质。」
&esp;&esp;有负责田间管理的技术人员说道:「这是制种田,对玉米品质的要求不高,如果是鲜食玉米就好了。」
&esp;&esp;在一旁听着的郭阳留意了下,鲜食玉米,有机会可以试一下。
&esp;&esp;徐学农也愣了愣,这块制种田本就是天禾用来支持天敌中心的。
&esp;&esp;好在严群解了围。
&esp;&esp;「少用点农药,减少对土地的污染也是一桩好事,这块地可是难得的好土。」
&esp;&esp;这块地经过苜禾1号几年的改善,肥沃程度已然超出了严群的想像。
&esp;&esp;做了几十年制种,就没见过长势这麽健壮的玉米。
&esp;&esp;如果不是乾旱埋上了一层阴霾,今年的亩产量该能达到多少?
&esp;&esp;严群又看向植保所的王主任,「王主任,这种生态防治技术可要大力推广啊!」
&esp;&esp;「技术是极好的。」王主任也如沐春风的笑了笑,问道:「不知一亩地要投入多少成本?」
&esp;&esp;郭阳等人也好奇的看向徐学农。
&esp;&esp;「成本应该是远低于化学防治的。」
&esp;&esp;徐学农沉吟了会儿,说道:「每亩放蜂一万头,每次两个放蜂器,三次就是六个。」
&esp;&esp;「如果实现了赤眼蜂规模化生产,每亩放蜂器的成本应该能控制在25~3元。」
&esp;&esp;王主任惊讶的问道:「能有这麽低?」
&esp;&esp;徐学农肯定的点了点头。
&esp;&esp;这下就连郭阳和严群等人也不禁讶然,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成本是多少来着?
&esp;&esp;一亩至少得几十元吧!
&esp;&esp;王主任说道:「如果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市里肯定会带头大力推广。」
&esp;&esp;「那王主任几天后再来看看。」
&esp;&esp;「肯定要来。」王主任想了想,说道:「下次放蜂,我带上市里的记者,徐主任可得麻烦你做个采访。」
&esp;&esp;「好。」
&esp;&esp;…
&esp;&esp;「每亩成本真不到3元?」
&esp;&esp;「3元已经很高了,我还算上了利润,实际成本不到一半,如果不用蜂球采用蜂卡,每亩成本可能就五六毛。」
&esp;&esp;这一下就给郭阳干沉默了。
&esp;&esp;看起来老实本分的徐学农,原来也这麽心机,知道当着植保所的面,把价格说高点。
&esp;&esp;「那效果呢?」
&esp;&esp;徐学农看了眼严群,说道:「见效慢,而且很讲究放蜂条件,效果也肯定比不上化学农药。」
&esp;&esp;眼见严群有变脸的趋势,徐学农补充道:「但投入产出比很高。」
&esp;&esp;严群问道:「意思是还是会减产是吧?」
&esp;&esp;「老严,别纠结这些。」郭阳看了看车窗外炙热的阳光,说道:「今年天旱,减产是必然的了,能多提供点实验价值也是好的。」
&esp;&esp;「唉,已经快一个月没下雨了。」
&esp;&esp;徐学农说道:「后天就可以来看看投放效果,这种天气,应该是没问题的。」
&esp;&esp;…
&esp;&esp;又是连着两天的大太阳。
&esp;&esp;燥热的温度让基层员工叫苦连天,郭阳下了两天乡,也感觉不好受。
&esp;&esp;只要一下车,要不了十分钟,就浑身湿漉漉的了。
&esp;&esp;让人着急的是农作物旱情也逐渐严重,农田早就保不住墒了,大地一片乾燥。
&esp;&esp;农田淌水打架的事件层出不穷。
&esp;&esp;离河流远一些的地方,有的农民直接放弃了挣扎,打算听天由命,减产是不可抗的了。
&esp;&esp;郭阳担心的是发展成绝收。
&esp;&esp;浇足了冬眠水,防住了春旱,但没防住夏旱,眼看着就要秋收,这种时候绝收,损失是最大的。
&esp;&esp;嘉禾的土地也受到了影响,但大企业有一些优势,能抽取地下水,也有滴灌等节水方式,还能撑住。
&esp;&esp;农户可就惨了。
&esp;&esp;不管怎样,郭阳又一次来到了金塔的制种地上。
&esp;&esp;可能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变,这二十万地的土壤保水性明显要强一些。
&esp;&esp;偶尔滴灌一次就能管许久。
&esp;&esp;旱情也没那麽重。
&esp;&esp;这次植保所的人没来,就郭阳丶徐学农丶严群几个人,徐学农率先找到了玉米螟的虫卵。
&esp;&esp;「玉米螟的虫卵是黑色的,赤眼蜂寄生产卵后就变成了白色。」
&esp;&esp;郭阳和严群都看到了虫卵的变化,这代表着玉米螟还没孵化出来,就被消灭掉了。
&esp;&esp;徐学农笑道:「严总,这下该放心了吧?」
&esp;&esp;严群也笑了笑,「还真不赖,就是对放蜂时间要求太高了,以后要大规模使用,还得天敌中心派人协助。」
&esp;&esp;「天敌中心就是做这个的。」
&esp;&esp;「管理人员培训这块也要抓一抓。」郭阳说道:「赤眼蜂的一生太短暂了。」
&esp;&esp;赤眼蜂从虫卵到死亡,一生只有15天时间,出壳后,更是只能存活3~4天。
&esp;&esp;在这3~4天里,它们要消灭玉米螟,还要繁衍后代,比社畜的996还要艰辛。
&esp;&esp;也是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