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esp;&esp;在公园的草坪,道路两旁的草丛,广袤的农田,村居屋舍周边的空地里,都可以发现它们。
&esp;&esp;而农民丶建筑工人丶绿化工人……这些像勤劳的蚂蚁一样,日夜在野外劳作的人,是最常见的红火蚁受害者。
&esp;&esp;即使是在全球所有的入侵动植物中,红火蚁也能排名前列。
&esp;&esp;踩死一只蚂蚁是很容易,但踩死一窝就很难了。
&esp;&esp;一个蚁巢的红火蚁能有20万只到40万只,一被惊扰,就一窝蜂地跑出来,完全是集团军的作战模式。
&esp;&esp;红火蚁的老家在南美亚马逊雨林,在雨林里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种,能制衡它的天敌有数十种。
&esp;&esp;但这些天敌谁敢轻易引进?
&esp;&esp;亚马逊严酷的生存环境也让红火蚁炼就了一身的本领。
&esp;&esp;面对洪水,成千上万的红火蚁会将身体紧紧靠在一起,形成一张强韧且密实的「救生筏」。
&esp;&esp;「救生筏」形成后,一部分红火蚁会漂浮在水面上,支撑着整个群体,护送上面的红火蚁漂过水域,去往安全之处。
&esp;&esp;尽管位置可以轮换,但在漫长的漂流中,总有一部分红火蚁会因为长时间接触不到空气而被淹死,为整个蚁群献身。
&esp;&esp;而且它们聪明到只要沿途有任何枝蔓,就能紧紧挽住,当作漫长迁移之旅的救命稻草。
&esp;&esp;水淹,火烧,毒粉剂……
&esp;&esp;但红火蚁可以沿着地下通道快速往下爬,躲到更深处,或者直接从地下通道向外面逃逸。
&esp;&esp;老美已经尝试了许多方式,但红火蚁已经没能控制住。
&esp;&esp;小小的蚂蚁也因此被称为:不可战胜的兵团。
&esp;&esp;郭阳看了会儿老美关于红火蚁的报导,也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esp;&esp;不仅是农业受损,红火蚁还会在在路灯丶电力电信丶交通信号等设施里筑巢,虫尸常常会引起短路,甚至火灾。
&esp;&esp;但要搞事的话,还是要从农业入手。
&esp;&esp;这玩意吃蚯蚓,对土壤有危害,同时也对农作物产生威胁,那就依然从这两个方向入手。
&esp;&esp;郭阳又看了看老美的农业地图。
&esp;&esp;中南部地区虽然是大平原,但却属于旱区农业,作物也是棉花丶大豆丶玉米丶小麦丶土豆等为主。
&esp;&esp;土壤本来就比较浅薄。
&esp;&esp;连年耕作下,土壤裸露造成养分流失严重,有些地区已经露出了岩石。
&esp;&esp;为了保护耕地,老美这些年在这几个地区也在推行浅耕丶免耕丶秸秆覆盖等农业技术。
&esp;&esp;既然这样,那就让红火蚁对土壤的破坏性再大一些,化学农药免疫性再强一些。
&esp;&esp;郭阳心中有了方向。
&esp;&esp;同时也难免想到,国内有没有被这玩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