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65节(1 / 2)

&esp;&esp;一个耗牛肉加工厂,

&esp;&esp;4个千头奶牛高产示范基地,

&esp;&esp;一个良种繁育中心。

&esp;&esp;旗下开发了高档位的『天山』牌牛奶产品,以及中低档位的『佳丽』牛奶品牌。

&esp;&esp;其液态奶日产量在停产前达100多吨,但德隆的主战场在奶粉生产,尤其是大包粉。

&esp;&esp;日处理牛奶达到了600吨。

&esp;&esp;其主要客户是魔都光明,德隆的奶粉运至魔都,再由光明乳业还原为牛奶。

&esp;&esp;同时除了疆省市场,其产品还进入了桂丶云丶陕等省市。

&esp;&esp;停产前,也就是2003年销售额为6382万元。

&esp;&esp;同时在天山北坡,还有维维集团丶麦趣尔丶新欧尔奶业的竞争。

&esp;&esp;了解完德隆畜牧的所有资产情况后,财务部黄建远统计出了一个大概数据。

&esp;&esp;「老板,目前德隆畜牧的实物资产评估约1398亿元,但有115亿元难以回收的应收帐款。

&esp;&esp;而这笔应收帐款均以德隆有关,其中应收魔都创基1亿元,魔都华岳1500万元,两家公司都是德隆控股企业。

&esp;&esp;此外,还有8600万元的乳品信托计划,算上金融负债,德隆畜牧已经是负债累累了。」

&esp;&esp;看了德隆的厂房车间等实物资产后,郭阳原本有点心动。

&esp;&esp;但现在只简单一查,就查出这麽多问题。

&esp;&esp;难怪那麽多大企业会望而却步。

&esp;&esp;还真是个火坑。

&esp;&esp;地方政府却想让嘉禾尽快接手。

&esp;&esp;以霍平为代表的相关政府团队多次找到嘉禾协商,许诺了各种优惠政策。

&esp;&esp;在一次会议上。

&esp;&esp;河西乳业总经理纪卓文代表嘉禾发了言,「德隆畜牧的总资产在6亿左右,但净资产已经所剩无几。」

&esp;&esp;「我们不知道德隆畜牧有多少负债,也不清楚债权人的思路,在没有摸清德隆畜牧的底之前我们是不敢进入的。」

&esp;&esp;「河西乳业想买德隆的实物资产,而不是德隆畜牧的股权。」

&esp;&esp;但同时,纪卓文又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esp;&esp;「或者是由疆省国资先接手德隆畜牧,河西乳业再从国资手上收购。」

&esp;&esp;霍平皱起了眉头,「地方国资是肯定不可能接手。」

&esp;&esp;德隆畜牧和德隆集团的帐还没人理清楚,谁也不想惹一身屎。

&esp;&esp;德隆集团可是有四五百亿的窟窿。

&esp;&esp;如果这个方案可行,德隆畜牧早就被其它公司接手了。

&esp;&esp;但也确实不能再拖了,奶农半数以上的牛可都是从银行贷款买的。

&esp;&esp;拖得越久,局面越尴尬。

&esp;&esp;双方一度僵住了。

&esp;&esp;郭阳这时适时说道:「如果先由河西乳业租赁德隆畜牧的实物资产呢,先恢复奶业生产,并购重组的事慢慢谈。」

&esp;&esp;霍平不由眼前一亮。

&esp;&esp;租赁确实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esp;&esp;既解决了奶农收奶的问题,租金也可以用于清偿一部分债务。

&esp;&esp;有了方向后,双方就此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沟通。

&esp;&esp;河西乳业也聘请了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入驻伊犁,以审计核实德隆畜牧的资产。

&esp;&esp;……

&esp;&esp;在审计期间,郭阳则带着向天山和罗修去考察开荒地点。

&esp;&esp;为此,还专门请了位技术专家:刘廷恩。

&esp;&esp;刘廷恩和向天山是旧相识,就职于疆省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也是五十来岁。

&esp;&esp;看着就像是一名小老头。

&esp;&esp;对于老向抱上了嘉禾的大腿,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刘廷恩一直嘟囔个不停。

&esp;&esp;「苜禾1号真是个好品种,听说根茎叶都可以吸收盐分,根部还可以聚集有机物质,改善土壤。」

&esp;&esp;「你还真是好运啊,原以为你这辈子就那样了,没想到临老了,反而闯出了名头。」

&esp;&esp;「以前那拨人听说后,都说你是踩了狗屎运,能遇上苜禾1号。」

&esp;&esp;「一直担心你过得不好,但现在看你在嘉禾混的风生水起,我心里又堵得慌。」

&esp;&esp;听了这些话老向也只是呵呵笑,能看出两人的关系很好。

&esp;&esp;这也是老向到嘉禾后,第一次和以前的关系网联系。

&esp;&esp;向天山说:「你还是给我们说说到这边开荒的情况吧。」

&esp;&esp;刘廷恩瞄了眼郭阳,才说道:「现在开荒可没有以前政策好,以前开荒,政府每亩给75元的补贴,75元的无息贷款。

&esp;&esp;那时候全国各地的拓荒者都奔着疆省的棉花而来,正常情况下,投入500元左右开垦1亩荒地种棉花,两三年可收回成本,第四年可获纯利五六百元。

&esp;&esp;一时之间,夹杂在三大山脉与两大沙漠之间那些无人理睬的荒漠变得炙手可热。」

&esp;&esp;郭阳问道:「现在呢?」

&esp;&esp;「啥都没了,有些地方还禁止开荒。」刘廷恩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回忆。

&esp;&esp;「以前很多地方都是乱开荒,一些村干部大手一挥,将成千上万亩荒地包了出去,土地租赁期30-50年不等。

&esp;&esp;但实际上,超过1万亩的土地必须由g务院有关部门审批,现在疆省都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开荒项目至今还没有取得开荒许可证。」

&esp;&esp;郭阳听了刘廷恩的讲述,和前世的经历一印证,就知道这小老头有点水平,政策这块还是拿的很准吧。

&esp;&esp;前世时,郭阳接触过很多种植户开荒了几年十几年的地,因各种原因被地方强行收回。

&esp;&esp;许多人还请了律师四处打官司,甚至发在各种网络平台上。

&esp;&esp;现在这麽一看,只能说双方都不是什麽好鸟。

&esp;&esp;肥了个人,亏了集体,忘了国家。

&esp;&esp;开掉的不是荒,而是有林地丶荒漠植被丶草场,有的甚至把极其宝贵的林地和优质草场开成了荒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