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陕省有西农大,国内的农林类高校中,只有两所985,华夏农大和西农大。
&esp;&esp;西农大也是国内农林水学科最齐全的院校。
&esp;&esp;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说,西农大就是神农氏,对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做出了极大贡献。
&esp;&esp;甚至有网友调侃称,世界战争不动用核武器,陕省不动用西农大。
&esp;&esp;相比而言,陇省的兰大涉农专业少,甘农大和西农差距又明显。
&esp;&esp;此外,其它西北的农林院校也各有特点,有的擅长玉米丶棉花,有的精通小麦和油菜。
&esp;&esp;好在郭阳不打算依靠科研院校做技术支撑。
&esp;&esp;他建生物育种实验室的目的主要是为种子商店打掩护。
&esp;&esp;所以实验室地点建在九泉就合适,这里也更靠近生产基地,来往的种业人才也不算少。
&esp;&esp;需要的人员,直接去各大院校招聘就行了。
&esp;&esp;传统育种的基础工作大专和本科生就能胜任,涉及分子标记丶染色体和基因工程的才需要研究生和博士生。
&esp;&esp;恰好临近毕业季,嘉禾的招聘工作也迅速开展了起来。
&esp;&esp;农林类院校,通常农村生源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大。
&esp;&esp;每年报导的新生中,交不起学费的大有人在,比如说西农大,2005年就有两千多人。
&esp;&esp;这些学生大多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学校也设置1000多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3000多个临时岗位。
&esp;&esp;同时,这些学生最终60以上都留在了西部地区。
&esp;&esp;有些更是自愿到边疆地区的基层工作。
&esp;&esp;嘉禾的主要目标也是这部分群体,毕业了需要还贷款,嘉禾的优厚待遇也极具吸引力。
&esp;&esp;招聘还是挺轻松的。
&esp;&esp;这天,郭阳正在办公室里办公,却得知西农大的副校长吴前进来访。
&esp;&esp;急匆匆的出门迎接,正好碰到前台领着人进来。
&esp;&esp;吴前进穿着白色衬衣,搭配西装裤和鞋子,面容平平无奇,一见着郭阳就满脸笑意的上前握手。
&esp;&esp;「郭董,冒昧来访,我这是来向你化缘来了。」
&esp;&esp;两人进了办公室,给吴前进倒了茶水,郭阳这才慢慢弄清吴校长的来意。
&esp;&esp;原来嘉禾的招聘团队联系上了校方,希望建立长期的招聘人才合作。
&esp;&esp;对于嘉禾这样声名在外的大企业,西农大自然是欢迎的,同时校方也打起了别的主意。
&esp;&esp;筹集助学奖金。
&esp;&esp;吴前进平淡的说道:「西农贫困生多,只能多方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建立社会奖助学金。」
&esp;&esp;郭阳前世也是农大毕业的,对农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很清楚。
&esp;&esp;申请奖学金,基本就是狼多肉少,竞争激烈。
&esp;&esp;和吴校长闲聊了会儿,郭阳才了解到西农大还有个传统。
&esp;&esp;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和副书记基本上每到一地出差,都要登门拜访当地事业有成的校友和有往来的社会企业,为奖助学金的设立奔忙。
&esp;&esp;难怪其业务这麽熟练,原来是早就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