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05节(2 / 2)

公司,日产量在13万吨以上。」

&esp;&esp;「而我国小麦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在小麦加工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巨头,现在入局也不算晚。」

&esp;&esp;「不只是五原,豫省丶鲁省等地也是同样的策略。」

&esp;&esp;瞿阳说道:「豫省倒还好,品种杂乱,缺乏可长期利用的强筋小麦品种,天麦1号更好推广。」

&esp;&esp;「要不,先去豫省?」

&esp;&esp;「不,河套地区小麦是国内的尖子生,当得起扛把子的称号。」

&esp;&esp;「要做就做最好,先把这里的种子市场拿下。」

&esp;&esp;面馆里人来人往,郭阳三人吃完面还赖在店里闲坐了会儿。

&esp;&esp;卖面的老板听着三人的聊天,不以为是。

&esp;&esp;熟不知五原小麦的格局迎来了改变。

&esp;&esp;从面馆出来。

&esp;&esp;郭阳三人又趁热打铁去看了看暂定的天麦1号种植基地。

&esp;&esp;基地目前正在改造中,面积总共6500亩。

&esp;&esp;由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

&esp;&esp;第120章 大会战

&esp;&esp;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友联村,也在此次盐硷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范围内。

&esp;&esp;而且由于天禾的介入,友联村的改造进程提前了。

&esp;&esp;当郭阳几人来到友联村时,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esp;&esp;只见农田里有人在清理田间积土,渠系里有人衬砌混凝土,农田道路两旁也有人在植树垄道,各种机械设施更是数不胜数。

&esp;&esp;瞿阳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喃喃地说道:「这得有多少人?」

&esp;&esp;新民镇副书记刘军和惠民种植合作社的代表杨小兵联袂走了过来。

&esp;&esp;刘军不无自豪的介绍道:「现在县里搞农田大会战,仅友联村日出劳力就达到了3000人。」

&esp;&esp;「一个村有这麽多人?这是怎麽组织的?」

&esp;&esp;向天山连忙发问,苜禾也有盐硷地改良的经历,出动人数也不少,但那是20万亩啊!

&esp;&esp;而且苜禾的工钱从不拖欠,人工成本高昂!

&esp;&esp;镇上有这个财力吗?

&esp;&esp;刘军说道:「友联村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任何配套,渠路弯曲不畅丶田地杂乱无章丶有灌无排水害严重。

&esp;&esp;今年国家启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镇上开了大会,全员出动,全民会战。

&esp;&esp;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镇里将全镇五年农田建设的整体盘子和每年建设计划发到农民手中。

&esp;&esp;让大家清楚自己村自家地哪年搞,搞多少,同时将全镇北片6个村丶南片9个村分为两个会战单位。

&esp;&esp;实行借钱还钱,借工还工丶借物还物,分片跨区实施和分片协调丶集中使用丶周期平衡的筹资投劳办法。

&esp;&esp;一个村搞开发,片内其他村群众齐上阵,现在借出的工和钱,在以后本村搞开发时,别村进行相应偿还,避免一村农民势单力薄难筹资的局面。」

&esp;&esp;郭阳听了,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esp;&esp;对于国内基层的组织能力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亲身体会到了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