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7章(1 / 2)

&esp;&esp;晋帝林懿怒杀几个朝臣后,这个声音还是没能压下去。

&esp;&esp;半月后,远在杭州的郁宁,收到了来自晋国的议和文书。

&esp;&esp;第149章 战不止

&esp;&esp;“众位大人觉得如何?”

&esp;&esp;郁宁将晋帝送来的议和文书,在朝会上公布之后,就开始询问众人的意见。

&esp;&esp;底下众臣听完,已经议论开来。

&esp;&esp;晋帝主动求和,这让宁国群臣都有些激动。但是对于要如何回应晋帝的这封信,众人却意见不一。

&esp;&esp;“殿下,臣认为如今我军占据上风,应该一股作气,继续向晋朝进攻!”

&esp;&esp;掌管兵部的张川率先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esp;&esp;廖蓉蓉也紧跟着站出来道:“张大人说得不错,殿下,如今晋朝内部混乱,正是我们攻打晋国的好时机。”

&esp;&esp;也有人对继续进攻不太看好。

&esp;&esp;齐国旧臣礼部侍郎于苫拱手道:“殿下,臣认为我们应该接受晋帝的议和要求,还百姓一个太平。”

&esp;&esp;“是呀,殿下,中原战乱已久,我们占领的荄州襄州等地的百姓,都需要时间修生养息,如今晋朝愿意议和,我们应该接受才是。”

&esp;&esp;又一臣子开口,赞同了于苫的提议。

&esp;&esp;“不行,殿下,我们刚刚同剑南道结盟,如今剑南道已经同晋朝宣战,我们此时退兵,岂不是背信弃义,破坏了同剑南道的盟约!”

&esp;&esp;阮南燕立刻站出来反驳了前面两人之言。

&esp;&esp;张川和廖蓉蓉也点头称是。

&esp;&esp;一时间,赞同议和的官员和反对议和的,各不退让,吵做一团。

&esp;&esp;郁宁看着众人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得不拍了拍桌子,制止了众人继续争吵下去。

&esp;&esp;“此事事关重大,今日就先议论到这里,明日在论。”

&esp;&esp;说完,郁宁宣布退朝,然后将苏浮生和张川两人叫到了后殿之中。

&esp;&esp;“浮生,这件事你怎么看?”

&esp;&esp;在朝堂上的时候,郁宁就注意到苏浮生,一直没有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遂此刻先问了他。

&esp;&esp;苏浮生喝了口茶,才放下杯子,他没有回答郁宁的话,而是先看向了张川。

&esp;&esp;“张大人,你觉得如今天下,我们宁国的军队实力如何?”

&esp;&esp;郁宁闻言,心中动了一下,没有责怪苏浮生没回答自己,也跟着看向了张川。

&esp;&esp;张川见到两人都认真地看向自己,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当今天下,论武力当然属我们宁国为首,晋帝亲手书写的议和书,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esp;&esp;郁宁和苏浮生闻言,也跟着笑了起来。

&esp;&esp;这话虽然有些狂妄自大之嫌,但是却也是不可争论的事实。

&esp;&esp;宁国不论是军力还是武器装备,都已经远超天下诸侯。

&esp;&esp;郁宁笑完,转头看向苏浮生道:“看来浮生也是赞同,继续同晋国交战了?”

&esp;&esp;苏浮生点头道:“是的殿下,如今天下,晋朝为大,其次就是我们宁国,剩余陇右、安东、剑南等地皆不及我二国。但是若论军队的实力,却是以我们宁国为首,如今晋朝内部不稳,我们又同剑南道结盟,正是攻打晋朝最好的时机!”

&esp;&esp;张川也跟着点头。

&esp;&esp;郁宁道:“我也是如此想的,错过这个机会,等到晋朝新帝彻底掌握朝政,到时我们要想拿下晋朝,恐怕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esp;&esp;原本郁宁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先发展现有的领地,但是如今战局有利于宁国,自然不能放过良机。

&esp;&esp;她心中想着,又同苏浮生和张川讨论了一下军队的后勤供给。

&esp;&esp;得益于最近几年宁国在海外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如今宁国国库的粮食和银钱都是满满的,支撑同晋朝的战争,绰绰有余。

&esp;&esp;第二日,郁宁就在朝会上宣布,拒绝同晋朝议和,当众撕毁了晋帝的议和书。

&esp;&esp;消息传到前线,宁国大军当即再次开拔,向着洛阳而去。

&esp;&esp;另外一边,安东路为求议和,已经主动将汴州送给了宁国。

&esp;&esp;郁宁倒是没有同丁氏派来的使臣为难,占领了汴州之后,就没有再主动进攻。

&esp;&esp;如今谢维留下一些人,镇守汴州之后,也带着军队,秘密向洛阳而去。

&esp;&esp;晋国得知宁国拒绝议和之后,顿时举国上下如临大祸,得知宁国的下一个目标是洛阳之后,更是紧急派兵发往洛阳。

&esp;&esp;“将军,襄州、荄州之战,都已证明宁军攻城之技,已是天下无敌,我们应该主动派兵,在半道拦截宁军才是。”

&esp;&esp;宁军想洛阳出发的消息,传回洛阳之后,洛阳城中的晋军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

&esp;&esp;晋军如今的统将高崇,是新帝一派的大臣,前日刚领着十万大军进入洛阳支援。

&esp;&esp;高崇听着手下谋士的建议,觉得有几分道理。

&esp;&esp;既然城池已经阻挡不了宁国,那么他们还不如主动出城,在半道设伏拦截。

&esp;&esp;他当即让人把洛阳周围的地图,挂了出来。

&esp;&esp;“诸位觉得,在何处设伏,最为合适?”

&esp;&esp;众人看着地图一阵议论,半响,指出了三处适合设置陷阱埋伏的地方。

&esp;&esp;高崇限于兵力和地形的考虑,最后选择了从襄州到洛阳必须渡过的一道河口处和紧接着的一处山谷设伏。

&esp;&esp;当日,数万晋军从洛阳城中出去。

&esp;&esp;为了不泄露消息,并且赶在宁军渡河前进行拦截,晋军行军速度很快,走的不少都是小道。

&esp;&esp;高崇是个不错的将领,此次亲自带着兵出发,一路上同士兵同吃同住,很是收服了一些晋军士兵的心。

&esp;&esp;此时宁军还浑然不知晋军的安排,不过宁国大军人数众多,也没有全部从襄州出来。

&esp;&esp;接到命令之后,刑北让贺城继续留守襄州,然后自己和何田,带着二十万兵马出发。

&esp;&esp;两人中何田带着五万人先锋军在前,一路势如破竹地打下了路过的所有城池。

&esp;&esp;刑北带着大部队在后,将何田打下的城池收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