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209节(1 / 2)

“同志们!海外同胞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也不能落后!这两年我们厂的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不仅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任务指标,并且还预留了相当充足的自有资金。”

余厂长站在台上,挥舞着拳头,慷慨激昂道:“咱们工人向来是最先出力的,国家有什么困难,我们哪怕咬着牙也要顶上!这次经过厂领导班子会议全体决定,我们制衣厂准备向科研基地捐款两百八十万!”

这笔钱厂领导和财务科都是严格计算过的,根据厂年入千万以上的利润来算,除了按照规定应该上交的款项,再扣除生产成本、职工工资福利、以及各项扩产支出,这个金额属于定格了。

但如今的制衣厂在保证厂子的正常运作之下,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

国外的华人同胞都表态了,作为一个经济效益非常好且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国营大厂,余厂长觉得这个金额最合适。

而且现在国家鼓励企业支持科研教育等领域,他们这项决定汇报上去,上面主管部门也会大力赞扬。

职工们也纷纷举着拳头附和:“捐!咱们必须要搞科研!”

“我们都同意!”

而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其它国营厂,钢铁厂的经济效益向来不错,还有化工厂机械厂这些。

不过孙厂长没有余厂长这么豪气,制衣厂说利润上千万,但他估摸着是上了好远了。

这几年宣城制衣厂可谓是国内国外的钱都赚,员工都扩招好多批了,俨然成了超大型国营企业。

不像他这种小县城钢铁厂。

所以孙厂长比较谨慎,只凑出了二十万。

其它的国营企业也纷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带动了很多改革开放后自己做生意的小商贩,还有一些工人以及普通百姓。

几块钱,十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都有,人民日报和收音机以及新闻联播天天播放同胞们的爱国之举,海外也不断有同胞向大使馆捐钱。

这时候的姜沅也怀孕六个多月了,过年这段时间她在家休息,天天都能听到电视机关于国人积极支持科研的新闻。

和谢宥川商量了一下,夫妻俩几乎将所有的存款全部捐出。

她每个月的工资不少了,有八十多,加上各种补贴也快一百了,谢宥川因为是团级干部,虽然现在工资加津贴没有在边防团那么高,但也有差不多两百。

哪怕捐了存款,养孩子还是够的。

而邱疏寒邱映雪兄妹俩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向有关单位捐了款项。

邱家在邱老爷子那个时候就是爱国商人,现在虽然没有经商了,但在这些时候总是会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家和林家还有虞家都纷纷跟上,用林白的话来说,这也算是支持自家小姨子,毕竟她也是搞科研的嘛。

这次由海外华人带头组织的募捐,也让世界见识到了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人民日报对同胞们的爱国精神高度赞扬。

相关部门在统计收到的资金总数后,专款专用,很快,从国外购置的科研设备航运回国。

梁慧琳等人因为对这些设备非常熟练,被派去科研基地验收且安装调试仪器。

林青颖在上个月月初已经生下了一个五斤六两女孩儿,白白嫩嫩的,特别招人喜爱。

一向寡言少语的江敛抱着自己孩子,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姜沅对这个干女儿也十分稀罕,不仅送了早就备好的全金长命锁,还有两个金手镯以及一个大红包。

春三月,姜沅的预产期也快到了。

在此之前,谢宥川和姜沅商量过了,他在军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在三月底,也就是二月二十八日,姜沅进入首都医院待产。

这一天,谢沈两家人都在医院等候,就连谢老爷子和谢奶奶都来了,林青颖更是抱着孩子和江敛一起坐在外面走廊的椅子上,时刻盯着产房上面的灯。

比她自己生孩子还要紧张。

因为是双胎,生起来没有那么容易,直到晚上九点多,两个孩子才相继出生。

护士抱着两个孩子从产房出来:“恭喜家属,是龙凤胎,来位同志和我们一起去看着孩子清洗。”

“我来。”

刚从美国匆匆赶回来沈昭眉眼间都是疲倦,看到他出现,沈家人都很意外。

“阿昭?你怎么回来了?!”

朝家人颔了颔首,沈昭目不转睛看着两个孩子:“护士同志,我跟你去。”

男人身穿白衬衫黑西裤和一件卡其色风衣,已经褪去了眉眼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沉稳。

脊背如苍松般笔直……

邱映雪本来想去看着孩子的,但是见儿子过去了,她脚步微顿,转身去产房看女儿。

因为是双胎,姜沅是剖腹产,如今还是麻药状态。

医生将她安置在一个单独的病房里,谢宥川一直在这里守着她。

两个小时后,姜沅已经清醒了过来。

一睁眼,就对上妈妈担忧和心疼的目光。

“阿沅,是两个龙凤胎宝宝。”邱映雪温柔地轻抚她的脸庞,“女儿,辛苦你了。”

虞黎华去问医生产妇注意事项了,如今病房里只有邱映雪还有林青颖以及谢奶奶。

谢宥川站在床头,眼底的疼惜不言而喻。

“两个孩子看起来都很漂亮,还是基因好啊!”林青颖的女儿现在是江敛抱在外面,这种场合他进来也不合适。

林青颖有些羡慕道:“以后长大了肯定不得了。”

这时,沈昭也和沈临一起抱着两个孩子进来了。

从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沈昭一瞬都不敢错眼。

而此时,看到姜沅,万千思绪在心头,最后只剩一声:“姐,我回来了。”

姜沅温声一笑,握着谢宥川的手,看向弟弟的目光十分温暖柔和。

“回来就好。”她说。

姜沅在医院住了三天,这三天,沈昭一直在病房守夜。

谢宥川大概知道他是为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轮流守着。

等可以出院了,姜沅就回到了四合院。

研究所给了她两个月的产假,可以好好修养一阵。

这几日,替姜沅护理伤口以及处理恶露的事都是由谢宥川亲力亲为的。

他还请来了表姐邱望舒,月子期间的早期护理以及药膳都由她来配制。

而两个小朋友的名字也定下来了,是由谢老爷子和沈家商量好后,一起取的名字——

哥哥谢朝旭,妹妹谢骄阳。

家里的长辈们盼望两个孩子永远充满希望和活力,健康成长。

林青颖时不时抱着女儿来四合院看两个小不点,还给宝宝们准备了和女儿款式相同的长命金锁,红包更是十分丰厚。

沈昭只有半个月的假,他依依不舍和两个孩子还有姐姐道别,又踏上了去美国的路程。

这种天气坐月子是最舒服的,不冷不热,谢宥川按照邱望舒的指示,用她配制的中药材加入艾叶和生姜熬水给姜沅洗澡,而他时刻都在观察姜沅的心理情况。

好在她状态一直不错,伤口恢复的也很好。

再加上两个孩子从出生后一直是羊奶以及奶

粉喂养,时不时补充叶酸以防叶酸性贫血,哪怕不喝母乳也没关系。

平时都有徐姨和家里长辈轮流带着,所以压力不太大。

家里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