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认为,没必要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搭上自己。她想去,便由她去了。
成王看他毫无斗志,简直没有一点想要把人抢回来的想法。心下恨铁不成钢,道:“护国公,连自己的妻子都护不住,你已经是把几代国公的脸皮丢在地上踩了。”
护国公铁了心不想背成王利用,无论他怎么说,都不为所动。
成王劝了半宿,一无所获。
护国公有个习惯,天不亮时救开始练刀,翌日刚起身,门房就来禀告:“殷大人到了。”
无论是谁,这个时候上门,应该都是为了杨鄢雨之事。
说实话,护国公有点烦了,他打算等风头过后,立刻找人议亲,重新娶一位品性上佳的女子过门,再不要被杨鄢雨影响了。
续娶是以后的事,殷世安是朝廷重臣,跟谁都能说得上几句话。护国公也没忘记,之前有两次送往关外的粮饷,还多亏了他帮忙,才在年前送到,让将士们过了一个好年。
念着这份情,也为了以后的粮饷不被人为难,护国公按捺住练枪的想法,将人请了进来。
殷世安看到他手中的刀,笑着道:“小时候,我爹也让我学过两年,可惜后来我断了一条胳膊,便再没有练过了。能让我试试吗?”
护国公随手丢了过去。
殷世安接过,挽了一个刀花,赞道:“好刀。”
之看到那个刀花,护国公就知道他刀法不错,等到殷世安一套刀法下来,他忍不住称赞几句。
两人从刀法开始聊到历史上各个名将,又说起各种名刀,越聊越投机。
等到天亮时,已经有了些惺惺相惜之感。
护国公盛情挽留殷世安留下用早膳。
膳后,殷世安也提及了杨鄢雨在宫中的事。
“成王想要借此大做文章。”
护国公早就知道了:“昨晚磨了半宿才走,当初杨鄢雨自己想回京,还说皇上也念着她回,若是我挽留,护国公府便会有大灾。”
殷世安讶然,摇头道:“据我所知,她回来得很是突然。皇上听说了她的死讯,那一瞬间的悲怆不是假的,好多人都亲眼所见。”
护国公摆了摆手:“无论哪种都好,我不想再管她的事。”
就算她回来没有和皇上商量好,但皇上接纳了她,就已经能说明许多事。
殷世安沉默了下:“皇上是个小气的人。”
护国公疑惑看他。
殷世安继续道:“据我所知,皇上念了杨鄢雨多年,记不记得三十七年的粮饷?”
护国公就是记着那两年的粮饷,才请了殷世安进来。
“那就是皇上使绊子。我也是因为让粮饷置办得快了些,便大病一场,险些丢命。”
护国公哑然。
皇上这……简直不顾大局。
关外一直虎视眈眈,时不时就会偷袭一次。关外将士的粮饷有多重要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形下,丰王竟然还出手阻拦,他脑子里有百姓么?
关键是,他为了一己私欲,不顾边关将士也要收拾他,若他还得过且过,日后怕是真不能善了。
不能坐以待毙!
强娶的王妃 三十一
性子倔强的人难以说服, 可但凡下定决心,处事也果断。
护国公立刻就和殷世安一起去了皇宫,此时的正是早朝时,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护国公直接跪请,想要再见自己的夫人一面。
关于护国宫夫人和后宫宴美人相似之事,好多人都听说过,护国公这样找上门来……明显是不打算让了。
整个大殿中落针可闻。
上首的皇上面色很是难看。
“贺之, 当初朕还是从你那里得知护国公夫人离世的消息, 如今你问我要人……朕哪怕是天子,也做不到让人死而复生,你这是在为难朕!”
护国公单膝跪地:“皇上, 微臣的夫人当初主动离开,说是要回来与您再续前缘, 没多久, 微臣就听说您身边有一位宴美人……微臣不是要和她再续前缘, 只是想和她做个了断。这世上的夫妻,不能白头偕老的也多, 我们俩无缘, 便不该强求。她一个有夫之妇和皇上您暗中来往, 也好说不好听。微臣见她一面,写下和离书,如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皇上反正都不会放过他, 那还不如把这事挑出。如此,皇上要是对付他,那就是小肚鸡肠, 日后史书上定然也会落下一笔。
皇上若不想因此被后人诟病,就不能针对于他,甚至还要对他诸多忍让。
护国公跪在大殿上说出这番话时,心里也觉得以前的自己想茬了。这把事情挑在明处,他反而更安全。
而这番话,都是方才来的一路上,殷大人教他说的。
护国公幼时,父亲教导他不要得罪了文臣,尤其是朝堂上嘴皮子厉害的读书人,更要交好。彼时,护国公不以为然,后来被文臣收拾了几回,他才知道其中厉害。今日和殷世安一番长谈,避讳着不好提及的事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启齿,明明是为难皇上,可话说出来却有理有据。
边上几位老臣也上前劝说皇上让杨鄢雨出来一见。还道:帝王纳妇人为妃的事也有先例,还不止一次。皇上实在不必隐瞒,自古以来君子该坦荡……
七八位大臣上前劝说,意思大同小异。
当然了,大人们不敢指责,话里话外都夸皇上英武,才引女子倾心。
皇上听在耳中,也觉当众承认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再有,成王捏着这个把柄没少上窜下跳,这事情挑到明处,也就算不得把柄了。
再有,杨鄢雨身份未明,在后宫之中,不太敢见朝臣。如果写下和离书,那她还是杨氏,坦荡荡的,再不必遮掩。
皇上忽略了心底里那股被逼着承认的憋屈,沉吟了下,让人请了杨鄢雨过来。
杨鄢雨来的一路上,请她的人已经告知了前朝发生的事。假死后,她想过自己出现在这殿中的情形……后宫妃嫔,也只有皇后,才配和皇上一起出现。
她以为自己出现在前朝时,已经是受天底下众人敬仰的国母。没想到,竟然是来与姜贺之和离。
这事情虽然稀奇,但一个有夫之妇和皇上两情相悦,哪怕翻开史书,也是一件奇事。
因为宫人催得急,杨鄢雨并没有盛装打扮,还是往常的素衣淡妆。一步步走近大殿后跪下。
护国公看着这个女人,心下一片平静。
皇上没出声。
本来就是他强占了臣妻,如果再由他找人写和离书,难逃以势逼迫臣子之嫌。
护国公没有为难皇上,直接问:“你当真一心求去?”
杨鄢雨低着头,觉得很是难堪。事情闹到今天这种地步,她是一定要留在皇宫的。不过,她还是想为自己描补一二,至少不能是贪慕虚荣才抛弃夫君进了宫,哭着道:“你太凶了,又不爱说话。我与你相处起来,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怕你发怒,你还当着我的面杀过人……”
护国公立即道:“我那是惩治暗探,要是不杀,任由他们回去暴露了军中要事,到时候就不是一条人命的事。”他不想再听这女人控诉自己,夫妻那么多年,他自认对她不错,当着满朝文武和皇上的面,再计较夫妻之间是谁对不起谁都没了意义。
再说,皇上和她如今正是情浓之际,他要是太不给杨鄢雨留脸,皇上兴许又要生气……为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女人给自己招灾,实在太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