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听到赵平生喊她“老婆”总觉得怪怪的,昨晚那什么的时候,他喊了好几声。嗐!又想远了,她还是比较习惯他喊她名字。
“赵平生,你可不能结婚了就变油腻啊。”宋雨晴提前给他打预防针,独处时她也喜欢腻腻歪歪的,但对土味情话接受无能。
赵平生没懂她说的油腻具体指什么,不过他是看出来了她不习惯下了床听他喊她“老婆”。那也行吧,反正他也不会在外人面前这么喊。她不喜欢,那就算了。
吃了早饭,宋雨晴换了身衣服,和他拿着糖果出门认人。
现在这个点,该上班的都去上班了,但家属院里各家还是有人在的。如果是双职工的家庭,家里就是孩子和老人在家。
像他们这样能分到一个院子的,住房宽敞,好些人都是一大家子。有的军医是妻子和母亲跟着过来随军的,没办法给母亲安排工作,她们就只能在家帮忙做些家务。
实际上,部队医院里的医生也不全是军医,很多都是普通医生,军医只有少数几人。但医院给普通医生的待遇也不差,职级到了且成家了,也一样分一套小平房给他们住。
“赵医生恭喜啊!”
“赵医生的爱人长得真好看,怪不得赵医生惦记了这么久。”
“我家男人和赵医生一个科室的,以后有空多来往。”
果不其然?马添最终还是把赵平生“暗恋两年终于追得美人归”的事宣扬了出去,家属院的人看他们两个像看动物园里的大猩猩,好像在说:
想不到赵医生是这样的?!
我好好看看那姑娘长什么样,让赵医生惦记了这么久!
当然了,这些婶子嫂子们知道她现在是弘安生产队的小学老师,个个又有了别的想法。
“弘安生产队啊,那里年年拿先进,大队的队员每年能分到的粮食不少的。”
“小宋啊,以后大队里分粮了,有队员同志想拿粮食换些东西的,麻烦你给通个气,大家都是熟人,和谁换不是换呢,对吧?”
虽说随军后把粮食关系转过来也能分到一份口粮,但那都是定量的,家里有几个小孩的就不够吃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管着一家吃喝的妇女们要精打细算地过才能让一家老小都能吃饱穿暖。
粮食不够,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跟乡下的农民同志换粮了。
但海岛开发搞建设,农民同志也没过上几年吃饱的日子,很多人是不舍得把粮食换出去的。有想换粮食的,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宣传,很多时候,人家有熟人的,早早打招呼预定了。
宋雨晴明白了,这些婶子、嫂子们把她当成了与弘安生产队队员联系的“人脉”。
出去走一圈,赵平生就道:“你刚来,都比我快融入这里。”
“你平时都在医院,人家想和你唠嗑也说不上话啊。”
“也是。”赵平生笑了笑,不过他还是觉得,宋雨晴本来就是性格开朗的,只要她想和人相处,几乎没有处不好的。单看她在弘安生产队就知道了,她不在队里出风头,但也和队里的红梅嫂、阿月嫂处成了能聊八卦的朋友。
转完了小平房这边的家属区,赵平生又带她去了领导住的小楼房家属区,秦婶帮忙“牵过线”,他们怎么也得去人家家里拜访。
只是不巧,秦婶有事情回老家去了,她家里有个十五岁左右的男孩子,是秦副院长和秦婶的小儿子,叫秦川柏。
秦川柏开门见着赵平生就眼睛一亮,他没少听他爸说赵医生多厉害,什么手术到他手上都能做好,他以后就想当个能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所以赵医生是他目前的榜样。
再一看赵医生身边的姐姐,哦,这肯定就是赵医生的爱人了。
“赵医生,呃……”秦川柏挠挠头,这怎么称呼啊。他把赵医生放到和他爸那一辈看,应该喊赵叔,但是对上赵医生的爱人,他不好意思喊人家赵婶,太奇怪了。
赵平生和宋雨晴可不知道他心里活动这么多。
“这是我爱人,宋雨晴。”赵平生见秦婶不在,就把一份喜糖给了他,说等秦婶回来了再过来拜访。
中午在家还是煮了面条吃,他们去肉站去晚了没买到肉,只好简单做碗面吃。
睡了个午觉起来,宋雨晴就兴致盎然地要去看海了!最好是能看到日落!
谁做饭
心愿是好的, 但天公不作美,他们还没走出家属区,突然刮起了风, 说下雨就下雨。
得,又得转回去。别说是看日落了, 看海都够呛。
滴滴答答落雨的午后,既没有电视可看, 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 宋雨晴想起来自己在羊城买的那些连环画,翻找出来, 都拿到卧室里来,盘腿坐在床上看连环画。
赵平生也拿了两本书过来, 挨着宋雨晴坐,他也盘腿坐着看书。
家里除了雨声就是书本翻动的声音, 安静又祥和。
宋雨晴觉得, 看不看大海和日落也不是那么重要,反正来日方长,早晚让她等到最合适的机会。
刚刚还是互不打扰的状态,过了十几分钟,宋雨晴挪着挪着, 就挪到了赵平生的怀里,靠着他半躺半坐,看看手里的连环画,还得招呼他一起看。“是不是很有意思?要是有漫画书就更好了。”
“我和你说,我以前看年代文的时候就好奇小人书和连环画, 不过好奇归好奇,也没去买来看过。还是到了这里才知道这些东西长什么样。”